场内基金溢价多吗?

宓彬芝宓彬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于场内基金来说,溢价率是一个被用滥了的数据指标。之所以说是被用滥了,是因为对于这个数据的理解和衡量方式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基金的溢价。一般来说,场内的ETF基金,它的成交价格是围绕着其净值变化的;而LOF基金由于可以申购赎回,因此其价格也会跟随其净值的变化而变化。

这里我们要注意两个概念的区分,一个是交易价格(Trade Price),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基金的价格,这个价格在基金行业里指的是每一交易日收盘后的价格;另一个是净值(Net Asset Value,NAV),也就是当天基金实际拥有的资产价值。

所以从这两个概念我们就可以引申出衡量基金溢价率的公式: 也就是说,当我们购买了场外基金时,我们其实是购买了它当天的净值。而我们购买场内的ETF或者LOF基金时,我们其实也购买了它们当天的净值。只不过场内基金还有“折溢价”这个东西存在,而场外基金没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场内外基差(这里是ETF/LOF基金的交易价格和净值的差)应该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我们对场内外基差进行加权计算,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更加准确的估算值——该估算值反应的是买入时机的重要性。比如我买入了场外的某基金,当时正是该基金的一波上涨后回调的低位区域,我是按照当天的净值购买的;而我同时购买了同类型的场内基金,但我的买入点并不是在当天价格的低点,而是比当天低点要高出一些,那么我的基差就为正,即我的买入价高于当日净净值。因为买入时间不同,虽然都是购买的当日的净值,但由于先买的基金其单位成本较低,而后来购买的基金其单位价格较高,因此两者相除,我就有了一个较高的折溢价水平。反之亦然,如果我的买入时间与卖出时间基本相当,或者是买入时间是在一轮上涨的过程中,那我就会有一个负的基差,此时我以较高的价格买了较低的净值。通过这样加权计算得到的场内外基金差价就要更为准确些,同时也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表现,因为我们不再关注于“时刻”的净值,而是要看一看一段时间内,如一周、一个月甚至是一年的净值走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