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对铝反倾销?
需要明确一点事实,美国此次针对的并非中国一家。 2017年8月底,欧盟宣布,因发现欧盟生产商受到来自乌克兰、俄罗斯和匈牙利的铝材倾销,将对从这些国家进口的部分铝产品征收最高税率达98%的关税;9月初,日本也宣布,将调查从俄罗斯进口的铝材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并可能征收高达61%的惩罚性关税;10月,墨西哥也将俄铝生产的铝板纳入了反倾销征税范围…… 在全球范围内,铝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被广泛用于汽车制造、建筑行业等诸多领域。由于工业生产中通常以铝作为外壳材料,因此铝还具有“工业维生素”之称。 但与此同时,铝的产能释放过快也可能带来风险。世界金属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球原铝产能达到5960万吨/年;但到2017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至6870万吨/年。而2017年下半年开始爆发的全球铝价暴跌,就是由此前过度扩张的产能所导致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产能严重过剩,为什么不进行主动调整呢? 其实,产能过剩并非没有被动调整。以国内为例,在环保高压之下,大量小铝厂被淘汰出局。根据海关数据,2013年至2017年间,我国进口铝土矿的数量出现了大幅下降,从2.3亿吨降至1.5亿吨,下降幅度超过30%。
然而,进口铝土矿数量虽然减少了,质量却有了大幅度提升。以氧化铝为界,原来很多直接从海运费成本较低的海运进口,后来因为环保要求提高,不得不改走铁路或者铁路加海运的双铁联运方式,不仅运输成本上升,还有一定的环境污染隐患。 为了规避这些环境风险,同时降低物流成本,一些企业开始寻求向其他国家转移产能。其中,部分企业就将目光投到了此前从未涉足过电解铝行业的巴西身上。
根据巴西政府公布的数据,2016年,该国共进口了价值约11亿美元的电解铝,同比增长225%,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期,巴西还出口了价值2.8亿美元的原铝,其中近六成出口到了美国。 事实上,早在2015年以前,巴西就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的铝矾土,但一直没有建成投产自己的生产线,而是将这些物料加工成了合金,然后再转手卖给了美国。随着美国政府启动反倾销调查,巴西方面立即表示,一旦获得最终裁定,将立刻停止相关产品的出口。
美国的做法其实也很无奈。毕竟,如果放任不管,那些海外产能很可能会直接威胁到本国的产业安全。 (来源: 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