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投资什么?
作为在股市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将”,我对于炒股的感悟是——“市场总是在不断刷新你的认知下限”。 比如2015年,那时候A股各种熔断、千股跌停,大家还在讨论我国股市是否已经失去有效性; 比如2016年,虽然大盘跌了将近一半,但很多个股却出现了翻倍的情况,当时就有人说“A股已经变成机构市、价值投资市”,市场风格开始转向; 再后来,大家都学会了价值投资,可是“价值”却一次又一次的跌破大家的眼球——2018年全年跌幅接近25%,创下A股新纪录,不少价值投资者几乎被深套,只能“自我安慰”说“价值总会回归的,只要坚守就能赚大钱!” 同样,在今年的暴跌面前,大家又一次刷新了对A股的认知——原来下跌可以这么猛,速度可以这么快!
从长期来看,股票的价格最终会反映其企业的基本面情况,短期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存在折溢价,但是总体而言,股价反映的是企业价值的大小。 但是,投资者往往忽视了时间维度——短期来看,股价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长期来看,影响股价的最核心因素是企业本身的价值。 一个企业经营的好坏最终会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出来,而我们运用一些基本的估值方法就可以大致估算出企业的价值。当然,不同的行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其估值方法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举个例子,同样是银行股,招行与浦发相比,招行的市值更大,主要是因为招行经营状况更好吗?并不是,而是因为招行的估值方法更偏向“边际分析”,而在当下的市场氛围中,投资者更愿意给招商银行更高的估值溢价。 所以,当我们学会对企业进行估值后,我们就可以判断哪些股票是被高估的,哪些股票是被低估的。而对于那些被低估的企业,就是值得我们去投资的。
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并不是说要等到我们精确的算出了企业的价值才进行买卖,而是说当我们发现一支股票的价值被低估时,我们可以买入并持有,等待它估值回归,或者通过分红获取收益。而这种能力,是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来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