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包含什么?
“风险管理”这个名词被广泛使用,但是它的定义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美国原国家安全委员会首席风险专家、著名风险管理学者A.K.阿伯克龙比教授给风险管理下的定义为:风险管理是制定有利于组织的决策的过程。它涉及组织结构、政策、程序、过程和技术的所有方面,并有助于实现各种目标。 在我国,目前对风险管理的定义是从风险管理功能角定义的,即把风险管理界定为一种用于识别、分析与应对风险的过程与方法。 这种定义注重的是通过对风险进行管理达到控制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造成损失的程度。 从以上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无论哪个定义都把风险管理限定在“事前的防范与减少”上,而忽略了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和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损失事件的确切发生。事实上,很多的风险管理问题都是由于事先预防工作没有做好、事后应对不力造成的。因此我们所说的风险管理应该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管理活动,其具体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准备(计划)、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五个相互关联的环节。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主要任务是认清有哪些风险因素可能带来危险,从而为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同时,通过风险评估还可以分析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风险控制提供方向。
3.风险准备(计划的制定) 风 险准备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的相应方案,以便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尽力减少风险事故发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风险准备的制定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 明确风险事故发生后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减轻损失; b) 明确各个应急措施的责任人及其职责范围; c) 明确各项风险应对措施的具体要求; d) 明确风险事故发生后的沟通机制及内外部的联系途径; e) 明确各应急措施实施的先后顺序; f) 根据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设计相应的应急预案。
4.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针对已确定的风险来源、性质、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策略,主要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抑制、风险转移、风险分担、损失弥补等内容。
5.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指对可能引发风险的潜在因素进行持续的跟踪、评价,以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