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盘活僵尸企业?
僵尸企业的概念,起源于韩国,指的是经营亏损、长期停滞不前甚至面临倒闭的企业。在发达国家,通常由市场机制来实现优胜劣汰,因此并不存在僵尸企业的问题;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就会存在僵尸企业的问题。 所谓“僵尸企业”是一个经济学术语,用来比喻那些产业衰退、长期缺乏竞争力但又被历史包袱沉重拖累而无法破产清算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长期亏损导致资产负债表极度恶化,又因为市场机制不健全而得不到有效退出,被市场淘汰,从而像僵尸一样继续存在于社会上。
我国目前有僵尸企业吗? 中国目前确实存在着僵尸企业,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批的出现。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我国约30%的中小企业属于僵尸企业。
以2014年为例,全国关闭破产的中小微企业6954家(相当于每年约2318家);注销登记的中小微企业37.26万户(相当于每天注销近1000户);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超过一年的中小微企业22.87万户(相当于每周约5000多户)! 而2013年全国工商部门共注销中小微企业的登记数量为118.31万户。也就是说,从2013年到2014年,两年时间仅工商部门注销的中小微企业就达到40多万户,相当于平均每天就有1300多家中小微企业注销。
如果再加上税务部门注销的信息,以及银行、法院等部门注销的数据,估计每年要注销的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100万家。而这些只是注销的企业,并没有包括濒临破产但未清算的企业,也没有包括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但尚未到破产界限的企业,更没有包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 所以,可以说我国的僵尸企业现象是较为严重的。
如何看待僵尸企业?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僵尸企业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市场经济是趋利避害的经济,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所以,好的企业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这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企业就容易成为僵尸企业。
当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僵尸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它通过市场竞争的洗礼,让优秀的企业愈发强大,如华为、腾讯等;另一方面,它也促使资源配置优化,将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逐步出清,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我们要做到既不让市场力量肆意横行,也不让政府之手干预过度。在市场力所不及的领域,政府应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僵尸企业“起死回生”,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