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抛怎么回答?
1.“买入”和“卖出”是相对市场而言的,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表述买进或卖出现象;而“增仓”与“减仓”是投资者行为的表达。当投资者进行主动操作的时候,无论是买入还是卖出,必然会导致相应标的资金流向(或流出)市场,从而对股价产生推动或压制作用。 而当投资者不进行主动操作时,因外界信息的影响以及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也会造成市场资金的流动——这种因为外力导致的价格波动虽然并非投资者的主观意愿,但客观上却带来了投资者的账面盈亏,所以也等同于投资者对相应标的“买入”“卖出”行为的结果。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对于投资者来说,只要他参与了市场的买卖活动,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是对具体投资标的“增加(或减少)了仓量的过程”,即所谓的“增仓”或“减仓”。
2. 首先区分不同交易者的身份: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由于资金量较小且不具备仓位控制的能力,所以无论进场还是离场都只能算作被动性跟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对于这样的交易者来说,进场意味着追涨杀跌,只能给行情上涨推波助澜或者使下跌变本加厉;只有当行情处于盘整阶段时,他们的“买入”或者“卖出”才能改变仓位的结构,进而影响账户资产净值。因此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讨论“增仓”还是“减仓”没有任何意义,他们的每一次操作都只是错误的选择。而对于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来说则不一样。它们有明确的仓位控制目标和手段。通过分批入场和分批出场可以灵活调整持仓结构,降低单一个股的风险以及因此而导致的损失。也就是说,对于这类交易者,进场等于“增加仓位”,退场等于“减少仓位”——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后市判断的改变主动地实施“增仓”或者“减仓”的操作。
其次,还要看个股与大盘的关系:大盘股和小盘股。 大盘股的流动性好、不易被操控、风险分散,更适合于仓位控制。因为它易于被各种资金关注,不管做多的力量还是做空的力量都不会轻易地操纵它。小盘股则不然,由于它容易受主力机构或单一资金的控制,所以它的价格波动会更多地反应主力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增仓”或是“减仓”就不会是一个被动的行为,而是投资者根据对后市判断做出的主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