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上海兆芯的股权?
有人提到,这是为了支持民族品牌。然而事实是,这些芯片都是购买的美国设计,上海兆芯只是贴牌生产而已(intel的x86和威盛的VIA) 那么为什么又要建立这个厂呢?我的理解是因为当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政策主要集 中在CPU上(因为当时中国在内存上有了海力士,在显卡上有景嘉微电子)而CPU又分 为两大阵营,于是政府就想办法要扶持一个中国自己的Intel。
但问题是,当时intel在中国市场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份额了,而且intel本身是一个比较注重技术的公司,不太可能把太多核心的东西交给中国来生产 (虽然后来也交出了部分制程,但也有限)。于是就有了这个“合资”的戏路—由上海市政府牵头,企业投入资金并负责工厂运营,intel参与并拿出一部分利润作为技术顾问费。这样 intel既保持了技术领先,做了大客户,又给了中国政府面子,让中国政府成了他的“投资方”之一。 当然,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在CPU上的研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包括龙芯,飞腾,神州,中科云芯等等)。
根据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进行技术援助是有时限的(五年/10年?),过了这个时间,中国企业就应该脱离依赖,独立发展。 所以我现在估计这个“合 资企业”不会维持太久了,到了2020年左右这个企业可能会解散或归为intel的直接控股公司。
上海兆芯注册资本2.11亿元,主要股东包括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3.31%,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2.34%,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持股11.63%,中电控股有限公司持股6.9%,其余26%为员工持股。其中,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持股,而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和中电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为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务院100%持股)100%持股。因此,上海兆芯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从客户分布结构来看,2019年内销客户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内销客户收入为3.98亿元,占比高达99.23%。外销客户仅有微芯研发1家,向其销售额为305.78万元,主要因微芯研发为上海兆芯参股子公司,承担部分兆芯商标芯片的量产封装测试工作,上海兆芯向其采购产成品后销售给终端客户。外销客户占比0.77%。
2019年,上海兆芯PC终端CPU芯片累计销售46.19万颗,嵌入式CPU芯片累计销售1.23万颗,桥片累计销售47.11万片。终端客户包括长城电脑、同方、联想等主流整机厂商、系统集成商以及最终用户单位,其产品应用覆盖能源、交通、金融、教育等领域,累计部署于数十万套终端设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