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票补充?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两个概念--市盈率和市净率。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会发布自己每股收益和资产净值,这两个指标可以计算出公司的P/E(Price to Earnings)和P/B(Price to Book Value)值。 P/E值即股价与盈利的比率,也叫“市盈率”;P/B值即股价与账面价值的比率,也叫“市净率”。 根据相关规定,沪市A股的市盈率、市净率上限分别为60倍、12倍;而深市A股这两项指标没有具体规定,但考虑市场整体情况以及个股具体情况,目前两市均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如果某只股票的市盈率或市净率高于这一数值,说明该公司盈利能力或者成长性受到质疑。
为什么引入这个概念呢?因为通常来说,一只股票的溢价过高,那么它出现亏损的概率就大,反之,如果它的溢价率过低,则存在被低估的可能。因此我们通过计算市盈率或市净率的溢价率,就可以判断个股估值高低。 我们以恒瑞医药为例,其2018年每股收益为0.93元,当前股价148.51元,计算得出该股票的市盈率为160倍。也就是说,如果用当下的市值购买恒瑞医药,那么未来160年才可能收回投资成本。如此高的市盈率水平,即使不考虑流动性风险,未来的下跌空间也已经很大了,这就是股票溢价的负面效应。
相反,很多投资者看到银行股一直阴跌,却忽略了它们的估值优势,以工行为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工商银行每股市盈率仅有7.15倍,处于历史最低区间,相比同属于金融板块的其他个股,同样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低估值不仅不会导致大盘上涨,反而会在上升趋势中滞涨,投资者切勿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