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和民营哪个好?
这个问题,我2014年做过回答,当时在百度百科上看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个概念,觉得很有意思,就写了下面这篇文章。 现在再来看,有些东西可以修正了——比如,国有资本的比重问题,理论上,国有资本比例越大,企业的产权越倾向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所有;反之,则更倾向于企业经营者(包括股东)集体所有。 但实际情况可能没有那么清晰。 另外,现在对混合所有制的讨论很多,但我看大多数文章都把混合所有制看成一种融资方式或途径,我认为这是比较狭隘的理解。其实,混合所有制经济最典型的特征是:它是对一种资源(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种重组带来了效率的增长。这就是科斯所说的,企业边界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
所以,我对混合所制经济的理解是这样的:两个(或更多)投资主体(或股东)通过合同关系联合投资建立企业,每个投资主体按照合同约定注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拥有该企业一部分产权并据此分享企业利润(或承担亏损)。 这个概念比单纯的股份制或者民营经济都更进了一步,因为前者把重点放到了“所有者”身上而不仅仅是“法人”,后者则强调个体或民间的力量。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二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注意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和企业的作用,又兼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全体人民)的利益。
从现实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并非完全属于国家,它实际上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包括几代领导人、无数参与改革者的智慧和汗水。而且,作为物质生产部门,它的存在不仅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创造了无数的利润(虽然这些收益的占有形式目前还存在着巨大争议)。 同样,大量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也凝结了劳动者们的才智,它们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与缔造者,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既要看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市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导向作用,又要意识到市场的不完美之处,从而通过体制和外力的双重手段来防止市场力量过大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