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持基金过年吗?
首先,很遗憾的告诉你,你买到了一只“假基”! 因为公募基金是严格一个基金经理人管理多只基金的。 比如刘彦春管理的景顺新成长和景顺鼎益;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和兴全合润,等等。 但是这里面的基金经理并不是同一拨人。 虽然都姓“景”“富国”,但是经理人是两码事——景顺的新成长和新动力,都是刘彦春管理的;而景顺的老成长和裕泰,则是王鹏洋管理的。
所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用在基金行业,就是“同一名基金经理,在不同产品的操作如出一辙”。 所以,从策略上来看,买其中任何一支基金,基本上都能达到一样的效果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分别去买这几支基金呢? 多买几只产品,就可以做到分散投资,降低风险(波动)了么? 其实不然——基金行业的“不同工不同酬”原则决定了单只基金的平均收益,其实比不过股票型ETF和指数增强型的。 因为对于主动管理的基金来说,不同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不一样,有的参照沪深300,有的参照中证500,甚至有的是纯消费的基金,其业绩比较基准是白酒指数……所以在业绩上的贡献自然也有区别。 而被动投资的ETF和指数增强型则不同,他们采用一样的标的,在标的选择上不存在“先人一足”的情况。虽然也会遭遇风格漂移的问题,但是基本上各支基金还是各有分工。 当然,买基金也不是越分散越好。 一般认为,投资者选择4-7只基金进行配置即可满足分散投资的需要,过多过少都不利于基金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