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还有投资价值吗?
恒生指数今年下跌超过12%,进入技术性熊市,但个股表现分化严重,美团、阿里巴巴等中概股的表现远远跑赢大市。 自7月26日低位反弹以来,美团累计涨幅已达89.50%,阿里巴巴则上涨了近50%。腾讯、小米的股价也分别上涨超34%和24%。 而此前在高位曾创出历史新高或接近历史高点的蓝筹,则表现惨淡,恒生能源、恒生消费、恒生医药等行业指数频频刷新下限,招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权重股纷纷重挫。 从估值来看,目前恒生指数市盈率(TTM)为8.9倍,处于过去十年倒数第二低的位置;市净率(LF)为0.8倍,则是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从流动性角度看,当前港股的成交额维持在较低的水准,每日平均成交量仅约350亿元,是此前最高水平的五分之一左右。但考虑到当前港股的市场价格已经较去年高点“跌去”三成,同时许多优质企业的股价已经回撤至相对安全的区间,市场波动性也在下降,因此我们对于后市并不悲观。 中长期来看,影响港股走势的核心逻辑没有改变,国内经济发展势头仍然强劲,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影响力也会继续提升,这将为港股带来稳定的资金供给。
短期来看,美联储加息缩表的节奏将决定国际热钱的流向。如果美联储加息缩表进程过快过猛,海外市场上窜下跳的“情绪周期”有可能会再度激活,那么港股的下行风险就将再次凸显。但如果美联储加息缩表依然遵循缓步爬坡的路径,那么对港股的影响就比较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