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类型有多少种?
世界金融史上,最早的共同基金出现在1840年的美国。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共同基金已经遍布全球。 截止2017年底,全世界共有公募基金53.9万只,管理资金量高达60.2万亿美元(数据来源:IMF)其中美国拥有36.6万个基金产品,管理着25.6万亿美元的资金;中国台湾有5292只基金,管理资金量达1.4亿美元。 作为和银行、保险并驾齐驱的三大金融行业之一,目前在国内发展的共同基金,主要就是指的公募基金。根据最新的管理办法,我国的公募基金实行的是注册地管辖制,也就是说,无论基金公司还是基金产品都要注册才能开展业务,并且只能在一个注册地经营。 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万能”的P2P网贷平台、“便捷”的微信众筹以及“高大上”的新三板市场悄然兴起了,这些新生力量不断涌入为人们提供多元化的投资选择的同时,也让“门槛低、透明度高、操作便捷”这几个词在行业内备受关注。
于是,传统行业中的“三驾马车”——银行、保险、证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基金销售平台,试图分得互联网金融的一杯羹。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竟然是一个叫“蚂蚁”的机构。 2013年6月,支付宝基金理财平台正式亮相,该平台销售的基金由多家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供货。这次合作不仅使支付宝的基金销量大幅增长,也使原来相对闭塞的基金行业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互联网气息。
随后,各类机构纷纷推出自己的基金销售平台,互联网卖基金已经成了业内司空见惯的事情。 就在各家机构卯足了劲儿在互联网领域抢蛋糕的时候,监管机构的铁拳来了!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于2016年12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
《资管新规》对各类资管业务提出了统一的要求,规定所有资管业务不得承诺保本金和最高收益,明确禁止各种名义的变相融资行为。同时,也对不同类型资产的具体要求分别做了说明,力求通过规范行业发展来促进金融去泡沫、控风险。 《资管新规》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是长期有效且意义深远的,但对于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的“新手”来说,短期内的调整和完善都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合规才能长远,创新须有规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