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企业停产吗?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印染行业面临严峻的局面。 首先,各地环保检查力度加大,不少小厂由于环保设备不过关被限期关停;其次,纺织贸易战的打响,外单的减少加重了印染行业的负担;国内棉花价涨速快,棉纱价格水涨船高,而织布厂采购棉纱的积极性并不高,导致印染厂加工费下降;最后,能耗高、污染重的印染工艺将被逐步淘汰,印染厂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政策高压下,中小型印染厂将有70%左右破产或倒闭,大型印染厂也有30%左右的产能将被淘汰。目前,我国印染行业正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竞争性产能正在被淘汰,市场集中度正在不断提高。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笔者看来,情况未必如此悲观。
首先,我国的印染行业发展相对成熟,虽然有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但整体产业链较为完善,供给和需求之间也相对稳定。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金额1588.6亿美元,同比增长6.9%,其中染整服装出口金额为238.3亿美元,占全部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的14.9%。 另外,近年来我国印染业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升级生产工艺,推进智能化生产进程。如山东嘉华纺织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建成的全自动数码印花项目,实现了从打样到成品的全部数字化控制,使印花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能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当然,印染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例如,国内互联网+物流迅速发展,通过O2O模式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又比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理念的增强,人们更加倾向于购买纯棉类产品,这也为印染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再者,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技术装备水平高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才是当前印染企业应该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