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该如何应对tpp?
TPP就是美国主导的围堵中国的马前卒,美国现在实力下降,所以想用TPP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但中国又不是日本,任由美国欺负。
首先分析一下TPP,TPP中包含的经济问题值得探讨;第二分析日本参加TPP的情况;最后讨论中国如何应对TPP。
一、TPP中的经济问题 TPP本身是个经济合作组织,但是政治色彩也十分浓厚。从经济角度谈,TPP有几个亮点:
一是全面和深入的投资自由化。投资限制不仅包括国家间投资的限制还包括国企业之间的限制。
二是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体制。意味着对外国投资者将更开放,管理将更加透明。
三是知识产权问题。保护知识产权是各国共识,也是发达国家制约发展中国家的一枚重器。四是以监管为名的贸易限制。很多国家对金融领域的监管很重视,担心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会危及本国的安全。
五是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这些都会影响贸易和投资。 当然还有税收、政府采购等,都属于国际贸易问题的范畴都涉及到国家间的利益分配。可以说TPP汇集了当今世界的主要贸易形式,代表了未来贸易的方向。
二、日本加入TPP的影响 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一直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员并且是美国贸易顺差的来源之一。因此当美国提出建立TPP时,自然不会忘记邀请日本加盟。
对于日本来说不加入TPP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保持现状,继续做GATT(现WTO)的老实客户;第二个是挑战美国的贸易地位,成为新的贸易格局的挑战者。显然日本的选择是很明显的选择了后者加入了TPP。
对于美国来说,日本的加入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多了一个战略伙伴共同遏制中国,忧的是多了一个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时期的老朋友。
对于其他被邀请国来说,日本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合作伙伴。熟悉是因为历史上曾一起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陌生在于现在的日本已经不是一个跟在美国后面的追随者,而是一个可以和美国人分庭抗礼的伙伴。怎样和日本以及其他的亚洲新崛起的国家在新一轮的贸易安排中分配蛋糕是大洋彼岸需要好好考虑的。
三、中国面临的困境 和日本不同,中国是被邀请的临时成员。虽然过去也参加过关贸总协定,但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处于弱势,是开放的受惠方。如今的中国人不再是一直充当出口创汇的角色,而外资和外国投资也将面临新的法律限制。如何调整国内政策满足新的贸易环境是中国决策层要思考的问题。
TPP不仅仅是贸易问题,还涉及投资、金融等诸多领域。 TPP不仅仅影响亚太地区,还是一个波及全球的影响深远的变化进程。 如何应对TPP是中国面对的一个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