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者指什么?
公募基金的“管理者”其实就是“基金经理”,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投资管理、进行具体的证券组合和头寸安排等。 公募基金根据募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其中前者是投资者直接向基金公司支付购买费用并拥有基金全部份额的基金,后者则是由银行作为托管人保管基金份额,投资者通过买卖基金份额的方式实现对基金的持股,这种模式与股票类似。由于公募基金在投资者之间分散了投资风险,且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管和要求信息披露,因此也被称为“阳光私募”。
1.选择优质基金公司的产品
2018年4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明确各类基金规则,包括基金类型、设立条件、运作程序及基金备案等内容,为我国的基金行业提供了法律基础。 目前我国共有57家基金管理人,这些机构分布着国内几乎所有的主流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资管公司以及私募基金公司等。在选择具体的产品时,我们可以结合业绩、口碑以及风格等方面来进行判断。
2.选择合适的时间买入 在确定要购买基金后,合适的时机也很重要。对于混合型或股票型基金来说,通常建议选择在上涨过程中买入;而对于债券基金则可以避开中间利率升高的时候。如果是新基金则有建仓期,一般需要持有3个月到6个月才能正常收益,在此期间不要急于赎回,否则只能获得活期的低风险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