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称的变化及原因?
原因嘛.....说来话长 首先,要追源朔本,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22年,当时周朝的召公封爵于燕,建都于蓟(今北京西南),而首都的名称也就沿用了下来,叫做“蓟”; 而北京这个名称的正式使用可以追溯到金朝时期,原称“中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燕京”“京都”; 元朝时改为“大都”; 到了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把北平的姓改为了“北京”,并一直沿用至今。
说到这,那为什么明朝要把北平改称为北京呢? 原因嘛也很简单,因为朱棣想要打造一个新的北京城,取代旧的都城金陵(南京),成为新的国都。于是从永乐九年(1411)开始,将元朝的大都城加以扩建和改造,并取《礼记》“辟雍曰京”之意,命名为“北京”。 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 原因倒也简单,因为皇帝要在这里筑紫禁城了! 其实啊,关于这座城的名称还有很多,比如: “幽州”--汉唐之际的称呼,来源于古书《水经注》里的记载:“涿郡旧称幽州”。又因战国燕国的国都也叫“幽州”,所以这里在汉代也被称为“旧幽州”,至于唐代,则是“卢龙塞外之州”。 “蓟州”--这个名称出现于辽代,由于此时幽州城已毁于战火,因此迁都至此,称“蓟州”,治所在今天的天津蓟州区。 但这个名称似乎不怎么被历史所承认,毕竟不是正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