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经营费用是什么?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划分如下(属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销售商品收到货币资金 2.收取的租金等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4.销售商品或接受投资收到货币资金 5.收回的销售款(含应收回款) 6.其他经营活动收到的资金 属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的: 7.采购材料支付的运费 8.支付给供应商的违约金和其它支出 9.采购原材料等支付的款项 10.支付的各种税费(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等) 11.支付的工资、差旅费等各项管理费用 12.支付的投资利息和红利 13.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贷款利息、汇兑损益) 14.其他经营活动支出的资金 我们做现金流量表的时候,先按照上面分类把相关的项目加一起。在填列到表格之中之后,我们还需要对各个项目的数据进行一个分析。
首先看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业务是否正常开展;
其次看有没有受到很大的外部影响; 第三看有没有存在明显的异常项目; 第四看是否存在没有落实的资金来源和去向; 最后看看各个项目的数据有没有合理的变化原因。 如果发现某个项目异常的升高或者降低,我们应该认真的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企业经营费的概念
企业经营费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需要但又不便于直接计入生产过程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行政办公用房的折旧费、修理费和租赁费,水电费,供暖费,差旅费,办公费,会议费,技术开发费,职工教育经费和养老保险费,以及劳动保护费,绿化费,咨询审计费,业务招待费,以及聘请常年法律顾问费,支付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津贴,以及经董事会审核批准的费用化研发支出等。
二、企业经营费的内容
企业经营费的内容繁多、复杂,不易控制,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把可控制的费用,以目标成本和定额的方式预先确定下来,并通过各种措施进行限制。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应重点控制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经营管理方面(通常称为三产)的费用的增加。
(一)人事费用。人事费用包括人事行政人员的工资、奖金、加班费、福利费、住房公积金和养老、失业、待业、医疗保险费等等。
(二)办公费用。办公费用包括书报杂志费、办公用品购置费、邮电费等。
(三)会议费及差旅费。会议费是指组织召开会议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差旅费主要是指职工因公出差所支付的车船费、出差补助及因工作需要支付的探亲路费等。
(四)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是指业务经营活动中,为招待客户所发生的因公餐费、礼品费和相关开支,此项费用应加以控制。
(五)车辆管理费。车辆管理费包括车辆保险费、年检费、修理费、养护费、加油费及司机的误餐费和应分摊的车辆折旧费等。
(六)通讯费。通讯费包括安装和使用电话、传真所支付的初装费、电话迁移费、月租费和话费以及购买、安装、维修和使用空调、电梯等相关设备支付的费用。
(七)水电费和房屋修缮管理费。上述费用包括房屋、设备的水电费、取暖费和房屋修缮、维护、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等。
(八)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生产工具及管理、经营用具、物品一次列入费用。
(九)审计费和咨询费。审计费和咨询费包括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审查帐目、代理报税和纳税及聘请其他单位或人员提供有关管理、技术等咨询服务支付的费用。
(十)其他费用。其他费用包括法律顾问费、诉讼费、档案管理费和出版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