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几个时期怎么?
公司成立初期,一般就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这个时候主要是搭框架,定战略,做市场,这个阶段可以忽略财务管理。因为人少嘛,账目也简单,资金流也好控制,财务管理的知识也可以不用学太多。主要把公司业务做起来就行了。
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就要招人了,这个时候要开始考虑财务的问题了。因为你不知道新人的到来会在什么时候,所以你先学习一下基础会计知识也是必要的。这样起码你懂基本的会计流程,就算不会操作也没有关系,但是你要知道哪里有问题,找专业人士给你指导一下就好了。
等到你们招人进来的时候,你可以让新人带你熟悉业务的同时,教你做账报税等财务工作。这样不但增加了你的知识储备量,而且可以让你们更快进入状态。
等你熟悉了所有的账务处理程序和税务操作流程以后,你可以选择考一个初级会计师,这个证书虽然不是很难,但绝对是对你本职工作有很大帮助的。
如果公司发展顺利的话,你可能会需要融资,那对你来说,了解如何写商业计划书,怎么评估公司的估值,怎么与投资方谈判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你不想走了专业路线,那你至少也应该学习以下这些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 成本核算; 税收政策;
内部控制; 行业审计; 整体风险管理…… 如果还想深入学习,可以学习管理会计,比如预算编制,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与考核等等 也可以学习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熟悉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思路 还可以系统学习一下现代企业的融资方法,比如债务融资、权益融资、租赁融资还有债券等等
1、创业初期(1984-1988)
1984年,30岁的张兰与丈夫赵建联在山西太原的一个小房子里创办了“阿梅食品店”,主要出售自制的月饼、糖果。随后,“阿梅食品店”更名为“美特好”、“好美特”,销售品类也转为新鲜水果、蔬菜和糕点。
经过几年的经营,张兰积累了10万元资金,在太原市新建路繁华地段盘下3个店面,在1988年更名为“好美特食品店”。创业初期,张兰与丈夫两人既是老板又是打工的,从食品原材料的采购到加工再到销售,夫妻两人是全身心投入。
2、成长期(1990-2000)
1990年,“好美特”在太原市食品街建立新店,在当年就做到100万元的销售额。1994年,张兰将“好美特”更名为“美特好”,正式创立了美特好的品牌。同时,张兰意识到:仅靠销售食品,店面发展空间有限,有必要进行百货品类的拓展。1994年-1995年,“美特好”逐步由以食品为主的超市,转变为以百货为主的超市,销售额增长至500万元。
1997年,“美特好”正式开启标准化管理体系,对门店进行规范化运营,销售额迅速达到1100万元。张兰意识到企业要走出太原市,实现连锁化发展,于是开始制定全省、全国的连锁计划。
3、快速发展期(2001-2008)
2001年,“美特好”在山西省朔州市开创了第一家跨区域的门店,正式开启连锁经营之路。随后,张兰制定并完善“以省会城市带周边市县”的发展模式,并于2003年确定以山西为大本营,逐步向河北、内蒙古部分城市辐射的发展策略。
2005-2006年,“美特好”先后在太原市建成6家门店,2006年实现1.6亿元的销售收入(门店数10家,太原市区7家),成为山西超市卖场渠道的前4强。快速发展时期,“美特好”在企业制度建设、组织架构体系、商品规划、市场运营、渠道物流等方面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具备了向外扩张的实力。
4、成熟期(2009-至今)
2008年后,张兰放缓扩张步伐,开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从人员、组织、流程、制度、信息化、供应链等方面进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同时,2009-2010年,“美特好”在太原周边市县密集开店,进入成熟稳健发展期。“美特好”在这一阶段的重要战略是:做区域精品,不做全国大路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