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企业赋税多少亿元?

柴冬冬柴冬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好难答啊,减了多少税,要区分情况来讨论 (1)如果是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增长,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税率是一种增加财政收入,稳定预算赤字的方法 如果只是短期经济下行,政府没有大规模投资需求,这样做没什么大不了,经济会逐步回升,企业负担的税款也会随之增长回来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地方政府有巨大的土地拍卖收入,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价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同时政府还在大力投资基础设施,这些项目都是稳赚不赔的(至少表面如此),钱从什么地方出呢?只能是减税降费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减税降费是针对地方政府的,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它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 对企业的影响不大——因为企业本身承担的税负就很高,即使调高税率,企业承担的税收也很难有大幅提升 对于普通人来讲,影响的也是有限的,毕竟中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税率都不低,所得税率也不算低(对中国个人来说最高45%的税率已经很高了) 但问题是,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通胀是非常可怕的,物价上涨,人民的购买力缩水,其实最终买单的还是纳税人 最近这几年,国家一直在进行结构性减税,比如把中小企业的营业税由5%调整为3%,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7.5万元的中小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等,这些都是减税的措施 这些政策肯定有利于企业发展,但是结构性减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假如说哪天政府又开始加大征税的力度了,说明经济复苏,纳税人的钱又该上缴了

(2)另一种可能的情况就是,政府财政收入不足,但又不愿或不能增加税收,此时减税降费就意味着政府少拿一些财政资金,过紧日子 以现在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小 当然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指出,那就是当宏观经济出现极度疲软,通货膨胀很低甚至通缩的时候,财政政策应该采取的是积极的扩张措施,这时候减税降费就不合适了,应该是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虽然这种做法有悖于凯恩斯主义) 这时候减税不仅不利于政府增加收入,反而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影响经济发展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这种可能性也不大 因为政府的可用财力并不是太紧张,增加的企业负担可以在日后经济恢复时通过增税的方式收回来 所以减税降费对企业是一种利好,但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 更多财经金融法律实务文章,请关注“法律实务本文”公号

宾寒溪宾寒溪优质答主

营改增全面推开以后,今年1-8月份,就是6-8月份,整个减税是3715亿,那么比原预计减税的2400亿元多出了1300多亿元,应该说比我们增加的收入1500多亿元还多,就是说减税多,收的增加的少,就是净收入增加了那么一点,但是减税要减1300多亿元,说明减了许多,减税效应十分明显。这个效应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原试点的行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和生活服务业,这四大行业,改革以后税负是只减不增,是这样的。营改增推开之前,我们对营改增进行测算的时候,我们测算这四大行业改革推开以后,我们预计有少数企业,就是个别企业会有一个税负的增加,但是在实际执行中,通过我们加强国地税的协作,也加强了事中、事后的管理,加强了对房地产企业的发票的监控管理,也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管理,加强了对金融业营改增以后的管理,特别是生活服务业本身是低税率行业,所以,改革推开以后,从6-8月实际执行中四大行业没有一个行业的税负是增加的,都是在下降的,特别是建筑业、房地产业是大行业,收入在增加的情况下,税负是下降的,6-8月份是下降的,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这次改革的目的是拉长抵扣链条,实现所有新增行业的可抵扣,把所有的可抵扣的进项都抵扣掉,但是我们有一些老企业,就是原来说的一些不动产企业,他也是可以纳入到可抵扣的范围,这样为一些老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可抵扣的范围,那么也享受了税负下降的好处。现在这个阶段,我们经过对一些大企业的调查,如铁路运输,如石油的大型企业,像中国石油、中国铁路总公司,经过对他们的调查,他们的税负也是下降了,因为有可以抵扣的范围增加了,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所有增值税可以比照13%税率,可以扣除的行业,比如农产品加工业,这个改革总体上也是下降的。但在这里面,我们有一些特殊的,比如说小规模纳税人,他是适用3%的征收率,营改增以后,按照11%的税率,如果他直接去抵扣就是11%的税率,那么3%和11%比,这有8%的差额,有些企业可能负担会增加,但是小规模纳税人他是一般纳税人,他可以按照3%去抵扣,按照这种办法去算的话,他的负担不但不增加还减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