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生什么?
先就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随后再详细分析,仅供参考。 这个问题很大也很有意思,我简单把中国经济比作一个人,这个人呢,从80年代开始工作(启动改革开放),一开始身体很健壮,干起活来也不嫌累,靠着勤劳和一股敢想敢干的劲头迅速富起来并成为世界工厂,当然这个过程中也犯过一些错误走过一些弯路例如离经叛道式的计划经济和大锅饭的破坏性尝试以及后来为了赶超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搞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好在都及时纠正了,我们继续勤劳奋进,虽然身上有一些小毛病但整体来说还是一个勤劳勇敢的人,身体也算过得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世界水平,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通过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实现增长,而是转向依靠技术和效率的提升(这是工人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决定的,因为工人的本质就是执行和管理者下达的任务,没有选择技术路线的权利,技术进步说到底也是一种效率和产能的提高,这其实是管理者的事情而不是工人),我们身体里的惰性和不良习惯也被逐步改正,加上医疗和社保制度的完善,我们的劳动能力实际上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劳动者的水准。
但这样改革带来的成本当然是高昂的,我们过去靠大炮洋灰(资源能源)和血汗工厂的方式确实无法延续,同时加上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浪潮,传统的行业和就业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人习惯了轻松舒适的生活没有意识到自身问题的存在而一味抱怨外部的环境,事实上我们依然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这一转型并不是经济下行的体现,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很多不适应和不合理的地方,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但这些问题是暂时的并且会通过发展来解决。
中国经济的活力还在于市场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无论是已经上市的企业还是新近上市的企业都是通过不断改革实现效率提升和盈利能力的增强,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但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发展之路,这条路上不会总是一马平川阳光四溢,也会遇到沟沟坎坎,但总的来说方向是正确的,道路是通往天堂的。 最后用一句诗意的语言总结一下吧, 中国经济就像那个曾经犯过错误但始终积极向上,努力改变自己的人,他可能有些小毛病但是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中国经济正发生着一些耐人寻味的变化。
一方面是经济运行数据在不断探底。6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为6.5%,不仅低于政府6.5%至7%的增速调控目标,也低于7%的市场预期值,且创下了2009年4月以来的最低增速。近期一些宏观经济的“高频数据”以及一些经济先行指数也在不断提示经济下行风险。
另一方面是市场对中国经济信心在不断增强。6月7日麦肯锡发布报告称,中国商业环境连续5年保持改善,与美国并列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渣打银行最新发布的信心调查显示,中国企业管理者对未来12个月的中国经济增长、投资回报和盈利状况信心均为三年来最乐观。
一面是经济运行数据仍在探底,一面是市场信心不断在回暖,这是否意味着此前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增速过于悲观了?我们该如何观察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这些变化?又该如何理解经济运行数据与市场信心之间的背离?
经济运行数据在不断探底
中国经济正陷入不断探底过程中,尽管一季度6.5%的增速仍在政府增速目标控制之内,但已经出现了多个关键指标逼近警戒线下行并“失守”的情形,这在2016年及之前年份是很少见的。近期数据及先行指数则预示着当前中国经济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
一些高频数据出现背离。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今年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为零,不及市场预期1.6%的增速。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1.3%、1.4%、6.3%、0.3%。而与此同时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环比继续上升1.5个百分点至59%,达到一年来的新高。
一些数据在持续下行。据发改委信息中心对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6月第一周(6月5日-11日)与5月第四周(5月29日-6月4日)相比,27种产品价格上涨,22种下降,1种持平。从同比来看,生产资料与2015年同期相比多数产品下降。这是生产资料价格连续第十周下跌。
一些指标逼近警戒线并“失守”。5月31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5月,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为1.89亿吨,较上月(1.91亿吨)下降1%,同比仅增长0.4%。这是铁路煤炭发运量自2016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此外,5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31.13万吨,同比增长2.25%,增幅远低于3月、4月的同比增速,创下2017年至今增速最低;5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1%和1.8%……
一些先行指数发出警示。汇丰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8.9,创一年半最低。而4月该指数则终止此前连续5个月的回升,降至50.1,回落0.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3%,相比去年四季度大幅下滑了13个百分点。
市场对中国经济信心不断在增强
从国际大环境看,世界经济正摆脱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陷入的长时间低迷,开始步入温和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目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4年来增长最为快速的时期。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一期《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也预计2017年全球贸易环境会有所好转,全球贸易将增长2.4%,远高于2016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1.3%的增幅,将达到2015年增速的两倍。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止跌回升,今年上半年前5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2.16%,这是继2015、2016年连续两年贬值之后首次出现升值,逆转了过去两年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前景过于悲观和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强烈的不利局面。随着人民币汇率止跌回升,在华外商投资和外资利用也改变了下滑态势。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的2017年5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显示,5月外汇储备规模为30536亿美元,较4月小幅上升240亿美元,为2016年1月以来的最大月度增幅。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