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海报业?
关于上海报刊出版情况的介绍,目前比较准确的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2018年发布的 《上海报纸出版总体情况》(以下简称为《总体情况》)。根据该文件,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共有注册报纸单位396家,其中中央驻沪媒体及市属主流媒体41家;发行报纸的总印量、总销量和总份数分别是15.9亿份、15.3亿份和15.9亿份。
一、报纸出版整体情况 (一)报纸品种构成 (二)报纸地域分布 二、报社基本情况 三、报纸从业人员情况 (一)编辑人员情况(二)记者人员情况四、印刷、发行单位基本情况 五、主要报纸质量情况 六、新媒体有关情况 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八、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报纸出版总体情况 (一)报纸品种构成 1.都市类报纸。主要包括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劳动报等13种。
2.专业类报纸。主要为科技、教育、财经、体育等各类专业刊物145种。
3.国际类报纸。主要刊登国外新闻的中文副刊13种。
4.其他类报纸。包括党委机关报、地方党委机关报、行业报、农村报和晚报等90余种。
(二)报纸地域分布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报纸3818种,上海共有报纸159种,数量排名第七位。其中,都市类报纸74种,专业类报纸69种,国际类报纸7种,其他类报纸10种。
二、报社基本情况 根据2017年年审资料,共涉及报纸单位414家,其中,中央驻沪媒体10家、市属主流报纸30家、其他报纸374家。这些报纸单位的出版物中,共有20个品种获得中国报刊协会颁发的“影响力期刊”奖。
三、报纸从业人员情况 依据2017年年审资料,上海报业共拥有从业人员2.7万人,比上年度减少163人。其中男性1.3万人,女性1.4万人;本科以上2.3万人,高中或中专学历2811人,初中及以下762人;年龄结构方面,30岁及以下4481人,31~40岁6479人,41~50岁4456人,51岁及以上403人。
四、印刷、发行单位基本情况 目前,上海共有印刷企业296家,出版物发行单位323家。其中,批发企业74家,零售企业247家。
五、主要报纸质量情况 对本市30种报纸的2017年发表稿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央驻沪媒体的稿件总量为46.3万件,同比下降33%;全市报纸共计发文字数1412万,同比下降6%;图片10.4万张,同比下降12%。在全部发稿中,本地新闻61.2万件,同比下降36%;国内新闻24.9万件,同比下降32%;国际新闻19.2万件,同比增长10%。
六、新媒体有关情况 目前,上海共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25家,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25家,微信公众号6865个,微博客481个。
上海报业,是指以上海人民新闻事业馆(即上海报社)1950年7月9日成立作为标志。新中国成立伊始,上海解放。当时存在的民营报纸有《申报》、《进步报》、《新中国日报》、《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报》、《大上海报》、《新申报》等,还有1949年5月17日由军管会接管的《解放日报》共9家。为了对这些报纸实行统一管理,经军管会批准,建立了上海人民新闻事业馆,隶属于上海市军管会文教委员会,刘炜任新闻事业馆馆长,馆址曾一度设在上海国际饭店。
1953年1月1日,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人民新闻事业馆合并,成立中共上海市委新闻出版处,由龚治平任处长,王尧山、刘炜、许立群、冯少白任副处长。上海人民新闻事业馆的业务工作由刘炜兼管,此后1953年至1955年间,上海报业由市委新闻出版处领导。上海人民新闻事业馆先后曾先后管理过(或合并过)《大公报》、《新民报》、《新申报》、《新中国日报》、《大上海报》等五家报纸;《文汇报》也自1954年起,由上海人民新闻事业馆代管。1955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新闻出版处撤销,上海人民新闻事业馆改隶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对外称上海报社,由刘炜兼任上海报社社长,继续管理新闻单位。1956年4月,上海报社迁入陕西北路195号大楼(原为美国海军兵营)。
1957年11月底,上海报社开始进行报刊整顿和机构精简。最后决定,将《文汇报》、《进步报》、《解放日报》进行合并,保留《解放日报》这份中共上海市的党委机关报的名义,同时仍保留《文汇报》的报纸名称,实际是一份报纸。1958年1月1日,合并后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正式出版。1969年10月1日,《文汇报》停刊,实际上成了只用一个报头的《解放日报》。1969年11月25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报刊处与上海报社合署办公,对外称“报刊处”,办公地点仍在上海报社(陕西北路195号)。1977年1月1日,《文汇报》复刊,仍用“一份报纸二个报头”的方式同时出版。1979年3月1日,《解放日报》、《文汇报》正式分开独立办报。1979年3月,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恢复上海报社,撤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报刊处,上海报社同时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直属单位改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市辖事业单位,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文教办公室双重领导,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为主,对外仍称“报刊处”。1979年7月起,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上海报社又开始代管《东方日报》。1985年5月,《东方日报》更名为《上海青年报》。此外,上海报社还曾先后代管过《少年报》、《劳动报》、《文汇读书周报》、《市民晚报》等。1986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决定,上海报社撤销代管《青年报》、《劳动报》、《文汇读书周报》的建制,这两份报纸实行单位独立核算。1991年1月,《市民晚报》正式并入上海报社。
1992年9月1日,在上海报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报业大厦”,上海《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新民晚报》社、《东方早报》社合署办公,1999年起更名为上海报业集团。
建国后的上海报社与旧上海的华商“申报馆”和外商的“字林西报馆”不一样,只是一个管理新闻单位的机构,不办报纸,没有自己的新闻机关报。上海报社的报纸主要是《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少年报》、《劳动报》、《东方日报》(《上海青年报》)、《市民晚报》和《文汇读书周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