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不是资本?
股票不是“资本”;但股东投资到企业(未上市)的钱是“资本”,股东投入企业的钱除了购买股票支付的款项之外,还包括股息和红利等。 如果企业破产清算,股东投入企业的全部资金都要予以返还,而股东购买的股票则没有保障。 但是,当公司经营良好、股票价格在高位时,股东手中持有的股票就像现金一样可以流通,可以自由地买入卖出并从中获利。
当然,当股票价格下跌时的亏损,同样由股东承担。 举例来说,某家企业有200万股的股份(已发行股票的总数量),每个股东购买了5万股,那么该企业总共募集资金1000万元,而股东们投入到公司的700万元则是企业用来生产经营的资本金。
虽然这些钱在企业账目上已经化为无形,被用于各种开支,但如果企业破产的话这些费用(含股东的投资款)要连本带利退还给股东们。不过,一般情况下企业是不会破产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投资人往往会将手中的货币转化为股权形式(即增持股票),或者将手头的股票进行转让(即套现)来实现资金的流动。
无论是增加持股还是变卖股份,实际上都是将个人拥有的稀缺资源(如金钱)让渡给对方(上市公司),以换取对方按一定比例提供的经济报酬(分红或股份增值)。从这种意义上说,股票的确可以看成是资本的一种存在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