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还会建汽车厂吗?

吕嘉咏吕嘉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会了,最近政府已经出了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那也就意味着今后几年内传统燃油车逐步被淘汰,那么作为传统的汽车城市,上海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新能源汽车,所以可以看到上海市政府已经和特斯拉签了协议,将建设一座超级工厂,预计年产量达到50万辆,除了特斯拉外,未来的新势力造车如小鹏、理想等也都有意向在上海建厂,发展新能源汽车。

同时,随着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转向以芯片为核心的智能科技产业,作为汽车产业重镇的上海必然要转型!目前上海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3年,把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杆。 当然这个政策下对于汽车产业也有影响,那就是未来智能科技在汽车上的应用会加速,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各种互联网车企(新势力造车)都是什么“智能”“互联”当宣传卖点,而传统的汽车车企比如上汽大众正在研发MIB3.0(全新数字座舱)。

所以,总结下来,上海的汽车工厂还会建,但传统燃油车的产能会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汽车,以及更加智能化,科技感强的车型!

占心格占心格优质答主

上海是我国最大汽车工业城市,已形成五大生产区域,整车厂有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等,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但一座城市汽车厂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随着城市发展,新的汽车厂建设会受到诸多约束。

一、环保约束。汽车厂涂装车间具有高污染特性,虽现在各项环保标准大大提升,环保投入与成本越来越高,但涂装车间的污染仍然较为严重特别是对大气。另外,焊装和冲压工艺也存在一定污染。

二、土地约束。上海正逐步转型为金融、航运、贸易、会展、教育、科创、消费和文创等中心,人口将限制在2500万左右,未来规划也将进一步优化,工业用地将控制甚至减少,汽车厂作为占地规模较大的工业将受到约束,不可能再大规模增长。

三、交通约束。工厂要正常运行必须有便捷的交通运输作支撑,上海已基本形成以高架、轨交及快速路为核心的立体交通体系,道路资源已基本饱和,再新建汽车厂势必会影响区域整体交通组织,影响道路交通的通畅性。

不过,如果在现有汽车厂基础上进行产能扩展和升级改造仍然可期,此外汽车产业链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汽车电子及轮胎等企业仍有一定建厂空间。如果新建整车厂只能看机会了。

但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经济中心、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全国第一大城市、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第一大市仍有很大能力承载汽车工厂,同时能给汽车工厂提供雄厚的经济和技术等方方面面的支持,所以未来在上海建汽车工厂仍然是很多车企梦寐以求的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