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怎么出现线?
首先,你要搞清楚什么是均线。 均线就是移动平均线嘛!就是把一定时期内的收盘价相加除以天数得出的平均值。如120日均线,就是指将过去120天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加起来除以120所得出的数值作为今天的估值。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计算“一定时期”及“天数”的问题了。一般以周、月、季度为单位进行计算。当然还有更加专业的算法。 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啊,那就是交易日与周、月、季度的边界是怎么确定的啊?我们不可能精确的知道某一天是某周的起点或终点,也不可能确定某一天是某一月的第几天。所以这种计算方法是有问题的。一种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一个周期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有固定的起止点,然后把每一天的收盘价加在一起除以数量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值,然后再计算出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方差等等用来判断波动情况的数据。最后用这些平均值+/-多少标准差作为今天的估值范围。
至于每一组数据的起止点该怎么确定呢?这是一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以日为单位时,可以把当天作为起止点,但这样会导致在极端情况下,如有一天大盘暴涨暴跌,一天之内涨跌幅就能达到±5%以上,而这一天的大盘走势会对接下来的几天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持续涨停或者跌停的情况),所以这种方式不太合理。以周为单位时,最好选择本周一作为本周的起点和周日作为周末的结束点,这样的设置既能做到整体上的连贯又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天的情绪影响。同样的,月、季度等时间单位也是如此。
最后补充一点,均线的参数不同对结果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参数的设定应为当前交易时间的整倍数,如目前是牛市末期,投资者风险偏好较高,不愿意买入低估值的个股,此时设定的参数应该为120,而不是180。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