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有没有上下游?
有。 银行的上游主要是其资金来源。从金融机构本身的金融属性看,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就是资金(资产)和资金(负债)的配置过程,资金就成为金融机构重要的投入品,即所谓的原材料。因此从原材料供应的角度讲,主要由中央银行供应的货币,以及通过吸收存款或者对外融资形成的负债都是银行的资金来源。
中央银行供应的货币主要以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形式投放,规模较小;同时,按照金融监管要求,一般情况下,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备付金只能用于清算,不能用于发放贷款,也不能直接对企业和个人开展金融业务;而且,随着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深化,中央银行供应的货币对于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重要性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目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存款对于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是最重要的成分。
与传统的工业制造企业不同,银行的特殊性还在于其产出(资金的配置,即贷款、投资等),可以作为其资源的投入,通过不断的循环周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而且,其资产的持续增长,也会拉动其负债的相应增加。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商业银行的上游还应包括借款客户。
与此相适应,银行的下游就是由负债业务形成的资金的最终使用(在商业银行,以贷款和投资形成为主,以及银行承兑等或有负债等),包括银行股东、社会公众等收益方和利益相关方、贷款等客户;银行的下游还包括中央银行、银监会、财政、税务等管理部门。 金融生态链是金融业各行业之间存在的天然的上下游关系,通过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产品服务流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动态变化的生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