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部计什么费用?
我们得明确一个观点性的东西,就是投资经理(基金从业人员)在整个基金运作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基金管理人的主要职责有五项:
1 、依法募集基金;
2 、办理基金的备案手续;
3 、进行基金的投资管理活动;
4 、提供资产管理方案;
5 、进行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 前四项是基金管理人基本的功能和义务,第五项也是基金行业特有的监管要求——合规管理以及风险控制。 但上述内容比较虚,我们再来看看中国证监会对于基金管理人的定义: 基金管理人最基本的功效就是按照基金的合同约定,完成基金财产的保值和增值。而投资经理则是具体执行这一任务的关键人物。
既然知道了投资经理的工作就是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值”是怎么得来的——收益,以及产生收益的过程——投资决策。 根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净收入的90%。换句话说,如果某只基金一年收益了20%,那么至少要有18%的收益分给投资者们。这18%的收益怎么分才是关键。
在分收益之前,需要先确定一个基准日,即算出到某个时点,基金究竟赚了还是亏了。这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基金净值曲线图的一个交易日收盘后的净值。以每日收盘价计算,每日收益率,然后累计起来看一年的收益率。 如果某天亏钱了,就减去这笔钱,直到最后得出结果。 所以,我们看到的一天一天的收益率其实是按照每天收盘价格与买入价格(通常指申购净值)的差额计算出来的。
但是光知道基金每天赚了多少是不够的,因为基金经理要赚钱,最主要还是要通过选股择时来实现。如果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假设一只基金连续N天的收益率都是正的,且逐日翻倍,那么年底的时候总收益也会轻松翻倍。这时候会有人觉得基金亏了么?不会! 因为我们的视角是从一天到一天,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他的资金从来都没有减少,一直在复利增长。所以从长期来看,只要基金净值增长高于预期,我们就可以说这只基金实现了本金的安全并取得了满意的收益。
当然,这里我们假定了基金管理者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事实上,市场每天都在变化,未来无法预测。即使同一时间买进卖出相同规模的资产,由于选取的时机不同,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涉及到另一个话题——风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