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投资最安全?
2018年已经过半,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动荡”和一系列“暴雷”之后,投资者们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才是安全的投资,什么样的投资项目才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与稳定呢? 首先我们从定义上理解什么是「安全」——即资产不会大量流失,也不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哪些行为会导致资产的流失或损失?我们来回顾历史,看看过去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损失。
2013年至2016年间,网络借贷行业蓬勃发展并不断有新的玩家进入,在行业发展之初,很多平台都以P2P模式运营,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一些平台盲目扩张并将所有贷款全部打包向出借人兑付,一旦借款出现逾期,平台便无法兑现到期款项,继而引发大规模爆仓潮,如2015年的信和财富、银多网等;还有一些平台直接卷款跑路,给投资人造成巨大的损失。 以上只是我们随手列举的行业内的案例,实际上,任何行业的“野蛮生长”都势必会存在诸多不规范的企业,而缺乏监管的行为必然会为市场的正常秩序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得到的第一个结论是:缺乏监管的所谓“自由市场”必然会带来市场的混乱,导致投资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那么,是不是说有监管就一定能保证投资的安全了呢? 我们来看看曾经风头无二的比特币。
作为“去中心化”的代表,比特币曾经因为自身的“匿名性”、“避税性”遭到众多国家政府的抵制。然而,正是这种饱受争议的“货币”却在短短数年内获得了全球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价格一路攀升至最高点19745美元,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下半年随着比特币价格的跳水,大量交易所纷纷宣布破产,比特币的交易价格也一路下滑至今,所谓“互联网黄金”的美名也随着一次次暴跌而消散在风沙里。 比特币带给大家的安全吗?显然不是!它带给人们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和失望。那么我们就要问了,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比特币从神坛跌入尘埃?我们又该如何规避类似比特币这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陷阱呢?
我们认为,比特币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天然的“通缩”属性。由于比特币的总量恒定(约2100万个)且不可改变,当市场中比特币的需求不变时,供给越少,则价格越高;反之,供给越多,则价格越低。由于比特币的匿名特性使得其难以被用于正常的交易,所以市场上流通的比特币大部分都被用来炒作,投机行为比比皆是,使比特币的“通缩”更加严重。当比特币的价格上涨后,需求则会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虽然比特币被称为“数字黄金”,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其效率却远远不及黄金支付,因为比特币的交易并非实时发生,需要等待整个网络确认,因此其作为价值承载的属性也远远弱于黄金。当市场的投机行为达到极致后,任何一个偶然事件都会促使人们疯狂撤离,就像踩了尾巴的猫一样,顿时四散而逃。 通过比特币的例子我们发现,无论是缺乏监管还是过度监管都不是保护投资安全的原则,一个稳健的投资应该是在合理监管的范围之内寻求风险的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