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额与总投资区别?
“投资”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是指人们为了未来获取收益或者价值而投入现在所拥有的资源(资金、物资或人力)的行为;这些投入未来的资产被称之为“金融资本”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投融资行为都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但通常我们所指的“投资”都特指资本(或金融资本)的投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其生产经营都必须以盈利为目的,否则就不会有人愿意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经营,而是选择其他盈利性更高的行业。因此从企业角度来看,它必须考虑所从事的经营活动能否带来足够的经济利润。如果不能,那就应该改变或者终止决策。这种为了获取经济利润的资本投入就是“生产性投资”(productive investment)。
根据定义,生产性投资可以为企业以后带来经济利润,但这种经济利润必须来自于合理的资本成本。如果为了获得同一金额的经济利润而不加区分地采用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方式所需要的资本成本高于另一种,那么更高资本成本的方案显然不是合理的选择。
由于对风险的规避和利率的波动,合适的资本成本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考虑到风险和利率的因素,一个项目需要多少资本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如果计算的结果发现项目使用的资本低于估算所需要的数量,意味着项目实际承担的风险比预计的高,所以要求的补偿(即回报率)也应该提高,这样投资的净现值(NPV)才会达到预期的水平。反之,如果出现的情况正好相反,就意味着项目实际承担的风险比预计的低,于是要求的补偿(也就是回报率)会降低,这样投资的净现值(NPV )才能符合预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