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股权投资?
说到投资,相信大家对于股票、债券等较为熟悉。其实,除了上述两种大众化的金融产品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金融产品。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 所谓私募股权基金,简言之就是由专业投资机构管理,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基金。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发现被低估的资产,并使其价值得以提升。
目前,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层出不穷。但是,由于这一市场处于监管盲区,因此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那么,到底什么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呢?它有哪些运作流程?又应该如何监管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述。
1. 定义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命名准则》,“私募投资基金”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特定对象发起设立的投资基金。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私募投资基金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私募投资基金是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的。这意味着私募基金的投资者数目有限且不是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这一点与公开募集的证券基金不同。
其次,私募投资基金是面向特定的投资者群体发行设立的。每一支私募投资基金都有其特定的投资方向,并且只针对符合相关条件的投资者发行,一般不具备广泛的社会流动性。这一点与上市证券有一定差异。
私募投资基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增强资产的净值。相比于公募基金通过购买证券来实现组合的均衡,私募投资基金往往通过直接投资于企业或通过投资组合的方式间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 类型 目前,我国的私募投资基金主要可以分为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信托计划。不同的基金类型对应着不同的投融资需求。例如,创业投资基金主要以成长性的新兴行业中早期发展的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而产业投资基金则侧重于成熟期的工业及金融行业企业。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私募投资基金,包括政府出资引导的孵化型基金以及专注于某一具体行业的并购基金等。
4.运作流程 一个完整的私募投资基金运作流程包括基金设立、基金运营、基金退出三个环节。下面我们具体来讲一下各个步骤的主要操作。
第一步:基金设立 在设立基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基金大纲并备案。一般来说,一个私募投资基金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基金名称、注册地址、业务范围、组织形式、股东或合伙人名单、注册资本/出资总额、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姓名及住所等信息。在备案方面,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私募投资基金应当在设立后2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并取得备案编码。 第二步:基金运营 当一只私募基金建立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基金的日常运行与管理。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基金的运作规律,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
第三步:基金退出 基金退出指的是当基金达到预期目标时,将其所持有的股权/项目售出,从而实现资金回收。当然,并非所有的基金都能够成功退出。对于那些无法顺利退出的基金,则需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采取延期兑付或者分次兑付等方式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5.监管 虽然私募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在监管方面,有关部门一直未放松要求。2014年,中基协成立并实施登记备案制度,此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与政策,对私募投资基金行业进行了规范。
除了中基协之外,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也都对私募投资基金行业提出了相应要求。如人民银行制定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从事公募基金业务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均适用,同时规定除运用自有资金开展投资活动外,其他任何使用他人资金进行投资的主体,都应当纳入监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