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规模越大越好吗?
这个问题的提出,其实隐含了一个假设——基金的业绩与规模是正相关的关系。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Choice的数据统计,2019年全年,76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31.48%;4161只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18.07%;699只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10.98%(全部类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2.82%)。 也就是说,去年不管买什么类型的基金,只要坚持长期持有并定投,平均下来收益都是正的。
那是不是意味着中小规模的基金就能获得超越大盘的收益呢?也不一定! 如果我们继续深挖数据的话就会发现,在2019年整体市场上涨的情况下,仍有246只基金收益率低于年化6%的银行定存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75%),这些“失血”的基金合计亏损达286亿元。 但是,我们从表面上看,这246只亏损的基金似乎并不比盈利的基金数量多。为什么会这样? 原来,尽管部分基金年初建仓时遇到了大幅下跌,但是在后续行情中成功翻身,实现了收益翻红。典型如汇添富价值精选、易方达安盈回报等,它们都是在去年三季度之后才开始扭亏为盈的。 所以,不能仅仅看基金去年的总体表现如何,还需要观察它在整个投资周期内的表现——尤其是在底部区域的表现。只有当基金能在低位敢于加仓、重仓持有,并在后市大幅反弹的时候能把握住机会减仓、清仓,才能收获超额收益。而这对基金经理的选股和择时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当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基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仅从业绩排名上就挑选出一只表现最好的基金进行买入并不算难,但是如何选择到后期表现持续跑赢市场的基金却并非易事。 在此,小编提供两个小方法:一是选择成立历史较久的基金,毕竟老基金经历过牛市、熊市和各种风格的市场环境,更有可能具备合理的资产配置能力和应对波动的能力;二是尽量选择规模较大、流动性好的基金,毕竟规模较大的基金有更丰富的投资标的和投资范围,更容易做好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