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型股票的区别?
其实对于公募和私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募集方式的不同让两者产生了不同的定位。 首先说区别,以即将上马的易方达创业板基金为例,由于是公募,必须公开运作,因此其管理团队要像公众公司一样定期公布信息披露报告,同时接受证监会等人的监管;而与之相对的私募则没有这些限制——在合规的前提下,私募可以更自由地选择投资策略、进行交易安排等。但私募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能向特定客户(通常为高净值人群)募集资金。
当然,除了募集方式的差异外,公募与私募的最大不同在于费率结构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公募的费用结构由申购费、赎回费和托管费构成,其中申购费一般有认购费和申购费之分,认购费一般在发售期间收取,而申购费则在购买时收取;而私募的费用结构则相对简单,一般为1%左右的管理费+2%左右的托管费。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一些私募会收取10%左右的认购费用或锁定资金30天收取5%的赎回费。
总之,对于投资者而言,考虑资金量的大小不同,如果一次性投资金额较大且周期较长,公募相对更适合;而如果投资金额较小,单次或分批投入的方式则更适合私募。 但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类私募”的公募产品,其采取的是私募的风格去进行操作。虽然募集方式依然属于公募,但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其在选股、调仓等方面参照私募的模式进行打造。
目前市场上有这样的产品吗? 当然是有的,如之前的兴全合润分级、现在的易方达安盈等等都是典型的有“类私募”风格的公募基金;而且随着这类产品的出现,其未来也会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 因为从本质上讲,不管公募还是私募,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为投资者获取尽可能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