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脱贫基金?
首先,“那么多”二字可能不太合适——目前官方报道的扶贫资金是有限的,且大多数项目都有配套的资金,并不存在题主所说的“那么多”; 其次,这些基金的设立初衷、投向领域各不相同,不能直接对比。 但如果硬要从这些不同性质的基金里找一个共同点的话,那就是它们都是为贫困地区发展设立的基金或者项目。
1. 产业扶贫基金(国发〔2016〕52号)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国发〔2016〕41号),明确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此,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和机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并设立了产业扶贫基金,以引导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到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
目前,该基金通过先出资、后回报的方式运作,优先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项目。根据财政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7928亿元。其中,用于产业扶贫的项目有3621个,占扶贫资金项目的35%,实际到位资金近3000亿元,平均每个项目带动近1000户贫困户。这对帮助广大贫困人口就地创业就业、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 生态补偿基金(财农〔2017〕154号) 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7年联合印发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方案》,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为保障工程的顺利推进,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生态补偿基金管理委员会,共同指导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工作。从2017年到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生态补偿基金388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498亿元,有效缓解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东西部扶贫协作基金
(陕政办发〔2017〕42号) 2017年起,陕西省政府先后出台文件,从加强项目统筹管理、规范使用程序等方面要求,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基金管理使用进行规范。
据陕西省扶贫办介绍,该基金主要用途包括深化两省区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支持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近年来,基金在改善受援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内生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