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仓位几层?
这个问题有几种层次,先回答最外层的: 比如你有一万,满仓就是全部买进;半仓就是买进五千;7成仓就是七千,1成仓就是一千。 这种是最外面的,属于最简单的算法。 但是其实仓位还分不同类型的,我介绍三种(其实也够写一本书了),分别是主动仓位和被动仓位,还有动态仓位以及静态仓位。
第一种是主动仓位和被动仓位的区分 我们把买入股票之后,我们是否还要继续购买的行为叫做主动行为,而把买入股票之后不再需要购买的行为叫做被动行为。 所以无论是加仓、摊薄成本、补仓还是减仓都属于主动行为,只有卖出股票才是被动行为(虽然清仓也是卖出,但这里强调的卖出是被动行为是指当股价上涨后你的盈利,无论多少都是被动收益,因为你原本就没有预期这个价格会涨这么多,所以卖出是你对原有预测的修正,也就是对你原来的“错误”的纠正) 基于这个分类,我们可以给仓位一个精准的定位了——就是你当前操作中,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的资金比例。 比如你持有某只个股20%的资金,而在接下来的交易中你将采取被动买入的行为(减少被动行为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减少每次买入的数量,一种是你不再追加投入新的钱)那么你的整体仓位就等于20/(40+20)*100%=45.45% 也就是说你的账户里现金与股票的比例是79.55%。
第二种是动态仓位和静态仓位的区分 这一点比较难理解,我尽量说明白。 动态仓位指的是你在持仓过程中所加入的交易行为对你的仓位的影响 ——这些交易包括加仓,减仓,摊薄,补仓等等。 因为加入的这些交易是建立在已有持仓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称为动态仓位。 而如果你是不动如山,持股不动,那你当前的仓位就属于静态仓位。
以上面为例,如果你在3元区域卖出,并在3.2元附近重新买入,那么你的整体仓位就增加了:(40-20)/(40+20)*%100 = 66.67%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你是低吸高抛,你的实际成本并没有增加,只是增加了仓位管理费用而已。 很多初学者一看到自己在某一单上赚了钱,马上就会加仓,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应该将加仓的钱用于降低你现有持仓的成本,而不是在你已经赚钱的前提下再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