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持仓最低多少?
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即“季报”和“年报”的区别。 根据监管要求,公募基金在某个报告期(比如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结束时需要披露其重仓持股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季报”“年报”。当然,有些信息是披露不出来的. 这里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投资者无法知道每支基金具体买了什么,只能看到基金的季报、年报中的重点个股。而很多基金的季报、年报会存在较大的重合度,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判断基金的重仓股的时候,会出现大量同名股票。
那么,这些被称作为“重尾现象”的基金重仓股对股价到底有没有影响呢? 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市场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但是,如果大量的基金重仓股能够互相印证的话,那至少说明这个公司受到市场的认可,是有可能获取超额收益的。
其次,来看看基金经理到底买多少才能算合规。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五十三条: 也就是说,单只基金持有单个上市公司的市值,不能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 如果一只基金购买了A公司5%的股权,那么它购买B公司6%的股权就不合规了。 因为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0%。 但是,如果买了一堆股票,能不能随便凑个10%? 不能!根据第五条,每只股票的投资比例不能超过基金资产的20%。 所以,哪怕你买了30%的A公司和70%的B公司,加起来也只不过达到了10%的上限。 所以对于基金经理来说,真正要考虑的不是该买多少,而是该卖多少。 第三,买太多是不是会有监管风险? 对于合规性方面的监管,目前主要集中在公私募基金对单一投资者的限制上,比如单只基金对单个投资者持有的最低限额是多少等等。 而由于我国目前公募基金以开放式为主,每天都可以赎回,那实际上的流动性和监管要求就并不一致了。 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因为实行的是信息披露制度,所以只要按规定如实上报投资情况即可,并不会出现因为仓位过低而被监管的情况。 但并不是说没有这种情况发生。 在2018年3月份,中国证监会通报了一起案例: 证监会对某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了立案调查,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违法行为:一是管理的两只基金产品存在严重流动性不足,难以正常赎回;二是未能确保所持股票估值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