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基金安全吗?
这个回答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银行理财,一个是公募基金。 先说说大家比较关心的“银行理财”是否安全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 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从上述条款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范围是信用贷款和存款业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禁止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业务。 但实际上,各大银行都在开展理财业务,那么这样的操作到底合不合法呢? 经过检索案例,我们发现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分别有3起、4起和1起因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引发的纠纷上诉至法院并被判决承担赔偿责任,涉及金额分别为256万元、138.5万元和220万元。
这些案件大致的案情都是一样,消费者因为对理财产品不了解而购买,然后导致损失,最后将银行告上法庭。在庭审过程中,银行以自己已经尽责而抗辩,但法院判决银行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在北京一中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法院认为: “本案中,被告作为专业化金融机构,对涉众型的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收益、合同内容等,负有说明和提示义务。被告未能充分履行前述义务,导致原告购买了预期收益不确定、风险程度较高的人保大中华基金,并因此而遭受经济损失,被告应当对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最后,法院判定银行需要赔偿投资者138.5万元的损失。
其实,不仅是银行理财存在一定风险,我们日常生活中购买的不少金融产品都存在着一定不确定性。就像买股票要面临股价波动带来的风险,买基金要面临基准指数下滑的风险以及市场整体下跌的风险等等。只不过,不同产品的风险程度不一,并且会有相应的风险揭示书来提醒投资者。 在法律层面,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也是通过司法途径来追责的。
2019年年底,最高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托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 其中明确了信托产品的受托人(即银行)的民事责任, 并且还列举了多种应当承担责任的情形, 这就为那些因为购买信托产品产生损失的客户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也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权利。
再来说说公募基金是否安全的问题。前面说了这么多,好像基金行业的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基金行业就是高风险的。 从本质上说,基金是一种资产管理产品,是通过专业的人员、运用专业的手段、结合专业的工具来进行价值挖掘和风险管控,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内目前共有6000多只基金,按照投资标的的不同,可以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如果按照募集方式划分,又可以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 我们平时所说的基金一般指的是公募基金,它是公开向社会募集,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由托管机构保管资金,并且在市场上开放申购和赎回。由于公募基金能够便捷地通过买卖进行交易,因此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
从历史业绩看,虽然短期会受到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基金总体上是平稳增长的。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 1995年至2019年间,该指数涨了11倍。 而通过基金投资沪深300指数,累计涨幅更是达到了13.4倍! 也就是说如果1995年的时候你买了5000元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到2019年底你就有6500元。
当然,买基金也有可能需要面对损失。如果是市场行情不好或者你持有的基金类型不适合,那么你买的基金就会跌。不过,基金的波动一般小于股票,而且只要你坚持长期持有,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收益。 所以你看,基金还是有风险的,但是这个风险相对于银行贷款买房、股市炒股而言,算是比较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