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商益洁是国企吗?
原为北京第二百货大楼,现在属于百联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旗下企业之一。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当时,我国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国内许多行业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而作为国民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零售业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1979年1月20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诞生;同年12月25日,招商银行发行银行汇票,成为第一张由国有银行发行的商业票据。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中国银行业“官办”的传统面貌,而且促进了金融机构市场化进程。
从那时起,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下过。 4年后,1983年12月2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城镇工商户登记管理的暂行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经营商店、门市部。
自此,一种新的经济增长主体诞生。它没有国有企业的“身份歧视”,拥有灵活的市场经营机制,成为了市场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于是,一大批商品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逐步成为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交易量的剧增对流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的零售业态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以百货商店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业开始进行改革和创新。
1987年1月,北京第二百货大楼率先搞起了“价格试点”,在大堂内设立“标价签”;同年开始销售电子计价器,实行价格公开化、透明化。
此后,商场定价改为“售价牌”公示制。1989年起,商场取消柜台,采用“敞开售货”的方式;同时,在部分柜台试行“购物券”、“凭证供应”等办法,以提高服务质量,改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