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饲料企业如何转型?
随着国家禁抗令的颁布,国内抗生素饲料添加剂行业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所有企业和产品都必须得转型。 那么,未来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企业的出路在何方呢? 在国家严格监管下,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企业只能退而求其次,转向生产无载体微生物制剂、发酵提取物等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研发难度显然要低于抗生素类添加剂。 但市场是巨大的,因为目前市场上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种类较少,且大部分企业都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相对较少的。所以,如果企业能够研发出新品种,还是有很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的。 从长远来看,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产品肯定是被淘汰的产品。所有的企业应该尽早转型,否则将面临巨额的赔偿和破产的危险。
国家禁抗令的颁布对于广大养殖用户来说也是一个好事,以前动物用了抗生素,吸收一部分,排泄出去,部分细菌会对其产生耐药性;现在国家禁止添加抗生素,则可以减少这种耐药性的产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菌药物的疗效。
当然,国家禁令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细菌耐药性和超级细菌的出现。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开发新的药物,这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在短期内,养殖户还是不得不继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即由单纯的饲料产品生产商转变为综合的养殖方案服务商。在养殖产能不断扩张,规模大型化,水平专业化,养殖效率持续提升以及饲料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条件下,未来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表现在服务上,即如何通过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养殖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由区域性向全国性转变。目前我国大多数饲料企业仍然集中于一些饲料资源丰富和养殖水平较高的区域。未来随着区域间发展一体化趋势的加强,饲料产业将加速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地区转移,饲料产品的区域集中程度将不断降低,生产将更加均衡,生产布局也将更为合理。
未来大型饲料企业集团的区域分布将更加广泛,辐射范围将更为广阔,中小饲料企业要么被大企业兼并,要么转向特色饲料产品生产。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养殖规模化趋势下,企业生产集约程度不断提高,养殖效率持续提升,对饲料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功能性和营养全面性的饲料产品,这些都要求未来饲料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饲料产品的竞争力更多集中于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上,因此,饲料企业必须要从过去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发展模式向技术主导的集约发展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