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是中国人吗?
师茂最佳答案
商人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社会身份。 商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夏朝就有“商”的记载了(《史记·殷本纪》),而且殷商时期已经有完整的职官体系,《尚书·盘庚》载:“王若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俾我一人享祀不绝,兹礼惟共,世德作求。”其中的“服”指的是祀奉祖先的神服。如果子孙后代没有继续祭祀祖先的话,祖先就会降祸。可见商代已经有了很完善的宗法制度。
春秋战国时,商业逐渐兴起并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但那时经商的人地位还不算高,《论语·子罕》中孔子就批评弟子子贡去经商是“弃政从商”;而到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由于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和统一,经济的繁荣,经商的地位开始上升,魏晋南北朝时甚至出现了士族与商人的结合;到了唐宋元明时期,商品经济和手工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重农抑商的政策逐渐转变为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和士大夫并列;清中期以后,随着西方科学的传入和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商人们开始了新的征程——办报纸、开工厂、投资新式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加剧,无业游民增多等等。
所以从商人的历史演化来看,他是一种社会身份的演进,而不是一种职业的变迁。
我国国籍取得采用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讲,我国国籍法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任何其它外国人,如果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且符合我国国籍法规定的条件,可以申请并经批准加入中国国籍;具有中国国籍的,如果愿意,也可以申请退出中国国籍。
商人一般有四种含义:一是从事手工业和制造业的手艺人。二是商业投资者,或者说从事各种以牟利为目的商业活动的人。三是商人阶级。四是商人的通称。
一个国家和地区通常都会有本地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无国籍人和外国侨民,以及长期或短期的游客、留学人员等。这些不是该国的公民。商人是从事商贸活动的人。可能有本地本国人,也可能是移民本国人。
商人有国界,每个商人都有自己的国籍,中国商人具有中国国籍,可以在中国的领土上合法开展相应的商贸活动。商人通常要出国经商,其在国外期间也享受母国的外交保护和其他权益。在国外出生的商人的未成年子女,只要法定监护人有母国国籍,通常都可以取得母国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