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汇率贬值吗?
先说答案,近期不会大幅贬值(人民币/美元降至1:5);长期来看会逐步贬值直至汇率并轨(人民币/美元降至1:40左右) 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本币发行量(基础货币供给)、外币储备量、通货膨胀率、贸易总额与顺差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逆差则本币贬值,反之升值。所谓 “一价定律” 是说一国商品以不同币种标价时,其价格应该相同。但是实际上由于各国通货膨胀率不同,汇率也是不同的。如果某一国出现逆差,即进口大于出口,该国的通货(纸币、铸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要购买相同的外国货物就必须增加对该国商品的出口额或降低进口额,从而减少本国货币的对外支付。为此,为了保持进出口的平衡和外汇的正常增长,有必要实行汇率调整政策。因此有“逆差就要贬值,顺差就要升值”的说法。这是从实际角度的分析。 但是这种分析并没有考虑到人们的心理因素。事实上人们看待金钱的价值观会受到各种宣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很可能会改变人们对金融资产的价值判断进而引起汇率的变化,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预期。另外,历史上的汇率变化会对人们的决策产生持续的影响,这就是说,过去的升值或者贬值会在当前引起相同的反应,这是一种习惯上的认知,即使在理性的情况下也应如此。这些都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
目前看来,外部环境整体上是有利于人民币贬值的。美联储加息进程正在推动国际资本流入美国,美国经济的回暖会使美国的进口增加,从而形成美国逆差,同时也会引起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通胀上升。另一方面,由于欧元区通胀仍然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欧央行继续维持量化宽松的政策选择,使得欧美元汇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低位徘徊,从而减轻我国的外需压力。 从国内情况来看,CPI仍处于高位,加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PPI回升至临界点,输入性通胀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难以上演,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将会增加。
当然,上述都是基于当前的情况进行的分析。一旦未来欧美央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情况将会变得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