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少岁退休年龄?
目前,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5周岁。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应当退休。 第三条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因年老、疾病提前退休或者因病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延迟退休方式,也就是说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迅速采用统一标准退休年龄。 根据2015年的国发(2015)2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明确说明,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改革,将立足现实,区分情况,采取渐进式的办法推进。 具体为:
1.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待遇并轨。
2.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施行离退休制度,执行统一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
3.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间,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同一时段退休“中人”养老金过渡办法,确保“中人”之间在养老金待遇上平稳衔接。 对“中人”进行过渡照顾的政策,主要涉及2014年10月1日后新参加工作和退休的中人,在新制度下,退休中人的退休金计算,采取新老办法相结合的形式。
其中,对新办法(即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计算的结果高于老办法的部分,每年加发10%。通过这种“递增式”的过渡方法,保证“中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能够逐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但并非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都适用这一政策。按照国发(2015)2号文的规定: “本决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原参保经办机构继续办理参保缴费手续,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规定发放基本养老金。”
只有尚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才会实施新的退休机制。对于已经在城居保或新农保范围内的,将会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办法来发放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