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后缀的区别?
先简单说说后缀,A股市场目前是机构为主的市场,所以机构后缀的权重比较大 首先我们看ST,*ST,这是监管层给与特殊处理的股票,这些个股一般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极大,当然也有极少数的潜力股,但是这类票一般具备极高的价值投机属性;
其次是DR,D就是减券的意思,R就是回购,DR一般是某只股票发行股份回购注销之后,在名称后面加一个DR 以上两种都是A股独有的标识,其他市场没有,国际市场上也没有这个说法 第三是NC,N就是New,C就是Class,连起来就是New Class,翻译一下就是“新产品”或者“新板块”的意思 第四是M,没有特殊的含义 第五是W,Win,意思就是“赢利”,这个字母目前比较少见 最后说两个有趣的缩写 BUY,B就是buy,意思当然是买啦!SELL S就是sell,意思就是把股票卖了(做空) 那么,现在来看看不同交易者对于同一只股票的操作结果,是怎么被他们的交易系统赋予完全不同的价格和交易量的吧 假设有一只股票,有100个投资者在看,每个投资者有2种操作可能(买入或卖出),且每种操作的可能各出现5次(即总交易次数为100×2×5=1000次) 根据概率统计: 买:100×2×5/2=500次 卖:100×2×5/-2=500次 总计:1000次 从结果上来看,的确每个人每一次交易都是主动的,但是,如果从整体上去看市场的交易行为,就会发现其中大有文章可做了——因为其中有一半的交易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其实这只股票的整体成交价实际上并没有因为投资者的买卖而提升,或者说,这1000次交易实际上的成交额并不是这只股票的价值。
这就是交易者的思维,看似很神奇,但的确就是这么回事。 那如果加入时间维度呢?一天,一星期,一个月....不论哪个周期,只要把时间拉长,就可以发现其中蕴涵着伟大的投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