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限制钢贸行业?
国内钢贸行业属于微利行业,钢贸商利润来源就是利用现货和期货的价差赚取差价或者是利用不同地区钢材价格的差价赚取差价,同时钢贸商在日常经营中需要占用很多的流动资金,国内钢贸商大部分都是缺乏自有资金的,因此不得不利用民间借贷来筹集资金,而民间借贷的利息非常高,钢贸商需要承担一定的财务成本。因此钢贸商想要获利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国内钢铁行情必须是处于持续上涨趋势中,只有钢铁价格持续上涨,钢贸商的囤货才能获利,同时也能维持正常营运。
而实际上国内钢铁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钢铁行情会跟随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剧烈波动,当宏观经济繁荣时钢铁需求旺盛、钢铁价格就会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此时也是钢贸商的黄金时期,而在宏观经济出现波动、下行时,钢铁价格就会出现大幅回落,而钢贸商此时进退不得,如果卖出钢材,那么将会出现较大亏损,但如果继续囤货,则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因此钢贸商在钢铁价格下跌时往往非常危险。
而实际上从2011年4月份开始,国内钢铁价格开始步入下跌通道,截止到2014年12月,钢铁价格跌幅接近50%,已经连续三年大幅下跌,钢贸商已经持续亏损三年,部分钢贸商在2012、2013年还处于观望状态,希望等待钢铁价格反弹,但是2014年钢铁价格继续大幅下跌,钢贸商持续亏损,只能纷纷选择退出。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政府开始大力推动金融改革,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开始将更多的资金投向能够承受高利率的行业,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比如钢铁。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增加,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为了更好的管理风险,同时推动结构调整,银行开始限制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规模,而钢贸商是这些产能过剩行业上游企业,因此受到较大冲击,随着钢贸商资金紧张,钢铁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因此钢贸商和钢铁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融资利率持续上升,钢贸行业和钢铁企业经营压力持续扩大,从而不得不选择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