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行业研究怎么拓展?
大家好啊,我是一名券商非银中小组的小朋友,现在正在转行互联网,即将开始新的一站,现在分享下自己的一些做非银中小的方法论,不足和谬误之处还望各位大神指正。
我是去年5月份开始正式实习券商非银中小的,现在回头看,这个过程其实还是挺有意思,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之前网上分享这方面的内容的还是比较少,所以希望自己的体会能对其他小伙伴有所帮助。
1)行业研究
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研究主要分为二级和一级两部分,其中二级市场研究的方法与其他研究所的方式其实差不多,通过研读政策法规和公司公告来获取信息,对板块的观点和个股观点的输出是主要职责。
一级市场研究方法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就比较大了,因为我们需要参与很多项目的投标和路演,这也是中小组和一级打交道最多的地方。
一级市场目前来看主要的业务可分为并购重组和IPO,当然现在还有些债券业务,但相比前两者还是小巫见大巫。
参与一级市场的研究方法其实就是参与项目的投标和路演,一般情况下,我们组在得知一个IPO的项目之后,会和投行部的同事商议做一个报告,这个报告主要偏向于二级市场的分析,包括整个行业情况和相关公司估值的研究,也就是相当于做一个标的的简单覆盖(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深入的覆盖一个一级市场的项目)。
然后就是在投标的过程中,如果投标成功了(通常来说,中小上市公司的投标公司还是不多的,中小组参与IPO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之后投行部就会邀请我们一起参与企业的实地调研和公司高层的交流(一般中小企业的董秘是会亲自接待的,和500强公司的董秘相比来说,小老板还是比较实诚和靠谱,所以能获取的信息还是更加具有价值的,这点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是能明显感觉到的),这种实地的感受还是很值得参与的,同时,如果后续这个项目推过来了,也可以做一个非常深度的报告。
但是,很多的时候(概率在7-8成)投标是不会通过的,但是这个过程不要灰心,继续跟踪,因为很多的情况下,在企业IPO或者重组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更换辅导券商或者财务顾问,因此,之前被淘汰的券商仍有机会重新获取参与IPO的机会,而在此时,之前做过一些了解和参与投标的券商,获取标的机会就非常大了,毕竟了解了那么多,再给个机会参与,基本都会中标的,这也是中小组做IPO的常态。
总结来说就是,做一个标的的IPO投标,如果中了(概率小),就继续深度跟踪和参与,后期继续做报告以及和企业、和投行的同事交流,如果没中(概率大),继续跟踪企业和项目的进度,等待新的机会到来。
其实二级和一级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如果你做的行业在一级有参与IPO的项目,那么你就对整个行业有了比较深度的了解(毕竟二级和一级是相互交叉验证的,因此能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和信息),那么在做这个行业二级研究覆盖时,就具有非常深的护城河;同时,如果你对某个行业在二级做了比较深度的研究,那么如果这个行业内有企业在一级有IPO或者并购的需求时,就可以参与投标,投标通过(小概率)或者跟踪企业等待新的机会(大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