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清算是会计么?
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我们经手过不少基金的清算,所以来说说这个事儿。 首先,肯定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能清盘的,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进行清算,比如发生较大的亏损;或者公司因经营不善、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财务风险等原因,不能继续存续;或者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解散,等等。 但一般情况下的基金清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也不会涉及太多的账务处理。这里我们先假定一个场景:一只基金的运作正常,但市场出现了大幅下跌导致基金资产净值下滑至0附近,此时基金管理人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进行了通报并征求份额持有人意见,部分持有人要求赎回,但由于市场继续下行,难以卖出,其余份额持有人也对未来不再抱有希望,因此既不追加投资也不提出赎回申请,最后基金管理人宣布清算。 那么在这里,基金的清算基本上只需要对账户上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以及相关的交易情况进行核对即可。
1.资产的处置 首先要对基金所拥有的各种资产进行盘点,包括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然后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计入“基金财产”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算时所拥有的资产与基金财务报表中的“期末余额”不等同,因为前者是实际的可供处置的资产,后者则是账面上的资产。
2.负债的清偿 除了需要考虑基金的固有资产以外,还需要考虑清算费用和对投资者的偿付,这些都是作为基金清算时的负债来处理的,并且应当优先于基金财产的处理而用相应的资金予以清偿。
3.损益的确认 在完成了上述两部分的工作后,接下来就要对基金的经营情况进行考虑,在正常情况下,基金的清算是不存在什么收入的,因而损益的主要来源就是资金在清算期间所产生的利息收入。
4.所有者权益的变化 通过前面3个步骤,可以计算出基金清算时的净资产总额,即所有者权益总额。在确定所有者权益的各构成项目后,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各项目的变动原因及金额,明确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理由,从而作出合理的调整分录。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清算结束时,所有者权益的科目余额不可能为0,尽管其绝对值可能为0。
通常情况下的基金清算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掌握了基本的会计处理思路,就可以将相关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