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刚性兑付吗?
首先,要了解“刚兑”这个词在金融领域里的含义。 按字面意思,“刚兑”是指金融机构对客户承诺的利率、费用或者偿还金额等事先约定,并在约定期限内完全履行。从这个角度来讲,所谓的“刚兑”其实是指金融机构不能违约的意思,也就是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合同的规定还本付息。 但其实在金融领域里,“刚兑”一词有特定的含义——特指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以下简称“城投公司”)对债务违约的情形。 从历史原因来看,我国的投融资机制一直是有缺陷的——即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同时政府的义务没有被明确界定。在这种机制下,出现了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进行融资,最终却由纳税人承担还款责任的情况。比如,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公司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但债券到期后地方政府却没有足够的钱来进行偿付,于是地方政府就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将本应由政府负担的费用转嫁给纳税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对于债券的投资就发生了亏损,从而造成了债权债务关系的扭曲。
基于这种情况,为了维持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就必须让负债方(此处为城投公司)提供额外的担保,从而使借款方(此处为投资者)的权益得到维护。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通过政府信用加杠杆的模式终究会成为过去,所以“刚兑”这个概念也会逐渐被人遗忘。 当然了,“刚兑”只是存在于特定情况的专用名词,其并不适用于其他场景下的资金借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