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个人如何投资?
首先,从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资金量两个角度来分析,个人投资者更适合投资公募基金而不是私募股票基金。由于指数基金和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定义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我们在这里将两者统一起来讨论。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对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来说,最适合的投资产品是不一样的。对于激进型的投资人(低风险承受能力)而言,即使考虑到公募基金高昂的管理费及托管费(A类份额1.5%+300万×0.2%=6%;C类份额无费用),主动管理型基金也仍然不如指数型基金合适——按照过去10年主动管理型基金平均2497/10000的收益率水平,即使考虑费用,其年化回报率也只有8.4%,远远跑输沪深300指数年化11%的收益率。而稳健型的(中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如果考虑到费用因素,则只有指数型基金才适合了。 最后,我们看普通投资者资金量的限制。以10万元为例,假设采用等额定投的方式,每月投入1000元,则一年共投1.2万元,按上限比例法计算,可投资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金额分别为11.8万元和11.2万元。对于小额投资者来说,无论是选择指数型基金还是主动管理型基金,其实都没有问题。若果真要分个高下,恐怕还是指数型基金更胜一筹。因为主动管理型基金需要基金经理根据自身的投资风格选择标的进行积极主动的选股操作,而在当前我国一二级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基金经理“择时”的能力能够发挥的空间其实并不大,更何况还有业绩比较基准“作弊”的问题存在。相比之下,指数型基金会更加纯粹一些,跟踪误差也可以控制得更好些。
不过,对于大额资金的投资者来说,情况就有所不同。由于主动管理型基金可以更好地把握个股机会,实现超越市场的表现,所以越是资金量大,主动管理型基金越能展现其优势。而对于小额投资者来说,则指数型基金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综上,从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资金量两个方面来看,一般的个人投资者都更适合投资指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