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存款多少?
最近,央行发布了《2019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其中有一项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居民存款增加了 3.57万亿元。 从 2008 年金融危机至今,中国的 M2(广义货币)总量从 47 万亿元增至 182 万亿元,增长了 3 倍多;而同期美国的 M2 总量只增长了 6%。也就是说,中国广义货币的增速几乎是美国的 6 倍! 这 3.57万亿元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按家庭平均人口计算的话,相当于每家多了 2.6万元存款。
当然,这些存款并不是凭空来的,我们支出了一部分现金,只是它还没有转换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而已。所以这些存款其实是我们之前存到的银行里,只不过由于近期没有消费计划,因此又取了出来放进了钱包。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似乎和中国居民越来越爱储蓄了呀。其实不然,这是因为我国的金融体系仍然以存款为主。目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161万亿,比2018年末增加17.13万亿元;同时,商业银行的存款也达到了 215.98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 17.86 万亿元。
相比之下,住户的存款增加了 3.57 万亿元。在国民财富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还是非常大的。 中国人的钱都存在哪里?根据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居民的家庭资产负债表中,2019年住房占比高达79%,超过一半(57%)的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的房子,31%的家庭资产集中在房产上。
除了房子以外,居民投资最多的就是银行存款了,人均存款达 3万元。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中国大陆地区,一家企业如果想从银行借款,基本只要持营业执照、公章就可以了,而一些征信良好的中小微企业甚至不需要提供抵押物。在中国大陆地区,银行是比较偏好信用贷款的,这种贷款模式非常类似美国。
在中国,人们有节俭的传统,喜欢把自己的大部分收入存进银行,因此中国人是全球存钱最多的人群,人均储蓄存款大约为5万元。当然,每个家庭的收入不同,家底也不相同,有的家庭甚至存款上百万元,是普通家庭的几十倍。这样的家庭,我们称之为中产阶级家庭。2019年,中产阶级家庭的存款多少呢?
一、什么是中产阶级家庭?
中产阶级来源于西方国家,是一个经济概念,指经济水平高于低收入群体,但又不及高收入群体的中间阶层。他们有房有车、收入较高,家庭负担较轻,有较好的教育和工作环境,有稳定的工资收入,有较好的闲暇时光,是消费、旅游和投资理财的主要群体。
中产阶级家庭在中国有两层含义:一是西方国家的经济意义上,主要包括民营企业家、大型企业高管、大型媒体高管和律师等高收入人群。此类高收入人群的家庭,是“富二代”的主要来源。二是普通百姓理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家庭,主要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外企或大民企白领等从事“金领”职业的家庭,这类家庭收入一般在20万-50万元,家庭支出控制在10万元以下,家庭储蓄存款20万元。
二、2019年,中产阶级家庭存款多少?
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年收入在13.5万元-50万元之间,年消费支出在2.28万-10万元之间,储蓄为年收入的40%—50%。假设一个人的年收入是30万元,那么这个人的家庭存款在40万—50万元之间。2019年,中产阶级家庭存款一般在100万元以上,部分家庭达到200万元,他们购买了1-3套住房,30%-50%的存款购买了基金、国债、银行存款等理财产品。
在中国,绝大多数家庭是收入在3万-13万元的普通工薪阶层家庭,而非高收入的中产阶级,所以绝大多数家庭的储蓄存款不到5万元。2019年,中产阶级家庭存款1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