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何如实现减量集约?
关于如何减量,大家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了(虽然我没采纳),这里想说的是为什么需要减量——减量的背后其实有很深刻的变化。 先说我个人看法,我认为未来十年内中国将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与之对应的将会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解体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1.人口结构 2015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是1.47,到了2016年就已经下降至1.39了,按照这个数据趋势下去,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将比现在减少三成左右。当然有人会问为啥要计算总和生育率,因为目前我们判断一个国家的老龄化程度主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老年抚养比,另一个就是总和中生育率了 同时,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到2020年全国体育场地数量要达到30000个,平均每千万人拥有体育场地28.5块。
2.住房 我们国家自有一套完整的住房保障体系,这个保障体系包括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以及限价商品房,还有最近各地出台的人才公寓政策等等。但是,这些房子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不能买卖。一旦住户对住房有了资产属性需求,想要置换更大面积或者更优质的房屋时,就会溢出到商品住宅市场,从而挤压商品房产的供求关系,推高房价。所以,只有当人人都有产权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处置自己的房产的时候,这套系统才算是完整。
3.土地 有人说,土地不够了就建地下城啊!但是,我们都知道,土地除了作为建筑材料的属性外,更重要的属性是它的资本属性——它意味着可以带来租金收入的土地收益权。如果一块土地没有带来租金的收入,那就算再节约也意义不大。比如现在大城市里的公房(福利分房),虽然住起来不要钱,但是交易的时候成本很高而且要补交很多地价,相比起市场租金来说,这种模式其实并没有节约多少成本——因为房租是要交给国家的嘛! 所以,要降低建设用地的成本,根本的办法还是让土地这一项资产能够自由流通,要么就是政府能以较低的价格出让土地(目前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又或者像新加坡一样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给予投资者一定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