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孵化器怎么盈利?
先答是否盈利,再答为什么盈利 首先,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至少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创业企业的成功与否与创业园(即孵化器)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这里所说的“成败”更多指的是企业能否正常经营、获取利润以及最后是否生存下去。根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统计,85%的创业公司会在成立后10年内消失;而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测算,这个数字大概在90%以上。换句话说就是绝大多数的创业企业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而创业园的孵化作用其实更多的是体现在那些成功的创业企业身上——帮助它们成长、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孵化器更应该是“创业者的家园”而不是“赚钱机器”。
当然,如果创业园能够通过一定的措施使一部分创业企业成功(至少能维持生计)那就证明创业园是有“造血功能”的,也就是说它对所服务的企业有一定的贡献,它本身是能够赚到钱的。不过这时候赚到的钱并不能单纯地认为是“服务费”或是“管理费”之类,而应该看成是一种“投资回报”——你投资了多少,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最后取得了多少收益。只不过在这种模式下,更多的收益应该被看作是“公共产品”。
接下来谈谈为什么要盈利。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人都要生活”!无论是创业园的工作人员还是提供融资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也要买房子、车子等等。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创业园就是一个商业机构,就必然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并不会让创业园丧失其公益性,反而使得创业园的工作更有意义——因为这样做可以让更多创业企业成功,最终惠及更多的人。
伏钢优质答主通常一家企业孵化器的运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扶持区域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知名度为主;第二阶段,以技术入股及服务收费为主;第三阶段,以风险投资,股权转让为主[1]。
可见,一家正常运营的企业孵化器在前几个阶段的收入是很有限并且要依靠孵化器的上级单位持续投入成本建设场地、装修、配置设备及办公用品,同时还要对全体入驻企业投入孵化经费。企业孵化器的盈利模式有几种类型。
1、房地产型盈利模式
由于企业孵化器所处区域一般是城市的核心区域或产业园区的核心区域,土地使用权等指标均较优越,且企业孵化器建设时往往得到政府给予的土地、税收、资金补助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使得企业孵化器的土地成本、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等均低于同区域类似物业,因而往往存在可观的增值空间。因此部分企业孵化器在成功招商后,并没有真正实行企业孵化服务的职能,而是将物业租赁当做房地产来运营,赚取物业租赁收益,这种盈利模式称为房地产型盈利模式。国外的企业孵化器初期即被当做房地产来运营。
2、服务型盈利模式
部分企业孵化器在获得政府扶持政策后,不但建设了优越的硬件条件,且配备了相应的软件条件,配备了相应的专业孵化服务团队,可以为企业提供如政策服务、财务咨询、法律顾问、投融资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全方位孵化服务,这些孵化器在获得政府扶持后,通过为企业的孵化服务收取中介服务费,以获取持续收益,这种盈利模式称为服务型盈利模式。
3、资源型盈利模式
部分企业孵化器背后拥有很多优质的企业和社会化资源,通过搭建入驻企业与这些企业及社会资源的交流平台,将入驻企业的产品及技术创新及时转化为市场需求,这种盈利模式称为资源型盈利模式。
4、投资型盈利模式
部分企业孵化器在为入驻企业孵化服务过程中,不但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业务咨询及中介服务,还为有市场潜力的入驻企业进行投资,通过资本注入,分享企业的成长与收益,这种盈利模式称为投资型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