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的原因分为?
1、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一般来说,当一家企业面临经营亏损的时候,它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改善经营状况——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当然增加收入总是最理想的结果,但是有时候却并不可行(比如政府对企业“不干预”);很多时候不得不通过减少支出来达到目的,而减少支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并。因为如果两个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的话,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2、扩大市场占有率 如果某个行业进入壁垒低,那么最先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很可能获得超额利润,此时其他企业就会争先恐后涌入这个行业,从而迅速扩散这个行业的利润率水平。但是这样也会造成行业内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新的项目投资和建设时间,会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另一个行业,实现跨行业的扩张。这种借助外力的扩张模式能够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从而提升竞争力。
3、实现战略意图 很多时候,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仅仅是商业交易,可能还包含了文化融合、业务整合甚至是产业转移等更深层次的内容。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不仅包括财务方面的考虑,还包括了政治及非财务因素的考量。对于企业间的合并重组不能仅仅从财务的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估,还应对其背后的动因有所关注,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
企业合并的原因:
1、通过合并消除竞争对手,形成垄断地位,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盈利。目前,我国市场还不规范,地区分割、行业垄断现象严重,如交通业、电力业、电信业、烟草业等,通过企业合并一方面可以打破地区、行业隔阂,形成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节约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摆脱困境。
2、为从事新的业务活动,实现企业多角化经营,适应市场新情况。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和市场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扩大原有生产规模外,还有从事新的业务活动,实现多角化经营,如钢铁企业生产机电产品,化工企业生产电子元件等。
3、为补充和发展企业缺乏的技术和管理等人才资源,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大多数老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技术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低,人才资源缺乏等问题,为了改革传统企业模式,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必须在企业改造、更新过程中进行合并,以补充和发展企业缺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激发企业活力。
4、为摆脱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经营困难,改善企业竞争能力,获得比较稳定、安全的收益。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为了使这些企业摆脱困境,获得新的生机,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必须对企业进行合并。企业合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吸收合并,一种是新设合并。前者是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后者是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股东会对合并事项作出特别决议。公司合并时应当通知债权人并公告。公司合并后,其债权、债务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承继。